聶隱娘身處的時代與周遭具體如何?
諸侯割據怎樣促成瞭大唐帝國的重建並走嚮瞭自身的終結?
作者於盤根錯節之中抽絲剝筍,給人以讀推理小說的奇妙感
“安史之亂”無疑是中國中古史上的大事關鍵,但相對於其重要性,既往的研究卻還遠遠不夠。本書從政治地理學切入,通過對唐代後半期 最為重要的政治群體之一——藩鎮的實證性考 察,對唐帝國得以成功度過“安史之亂”這一中古史上之劇變,並在由此創發的新興的藩鎮體製下,重建其政治權威與統治力的問題,給齣瞭一個閤理的曆史解釋,為我們重新認識中古史提供瞭一條重要的綫索。
李碧妍,女,上海人,曆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上海大學曆史係、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從事唐代政治史、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論文曾先後發錶於《學術月刊》、《唐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等學術刊物。
作为一本博士论文增添后的书籍,作者用详实的考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打破以往关于安史之乱的传统看法,即把安史之乱看作是唐帝国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唐朝由盛转衰。 但作者看到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长期割据,但唐朝依然维持了一个半世纪之久,作者从中看到了安史之...
評分拨开博士论文风格的繁琐,可见安史之乱之中晚唐体制建立的脉络: 1)河南:张巡守睢阳,即今之商丘,以及之后的朝叛拉锯,中央的目标都只是确保淮河以南的财税及其漕运; 2)与之对应的是,韩滉在江淮确立稳固的军政体制,保障了特别是浙西、浙东、宣歙江东三镇的发展。永王东...
評分后记 我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关注唐代藩镇问题。毕业时期,我完成了第一篇与唐代藩镇有关的论文——《德宗政府与韩滉所领浙西东道》。尽管现在看来,这篇毕业论文写得相当幼稚,但它确实激发了我对藩镇研究的兴趣。因此直到如今,我都一直感念将我吸引进入藩镇研究的这两...
評分《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是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李碧妍的博士论文。危机,体现在四个层面,安史之乱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玄宗肃宗的中枢矛盾、在抵御叛军中兴起的地方将领、党项吐蕃等西部异族的趁火打劫,在这样的背景下,战时和战后的藩镇设置与调整,被解释为帝国应...
第二、第三章最為精彩。
评分類似於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利和傢族網絡》一般抽絲剝繭、嚴謹耐看的曆史論文著作,精彩至極!每當看到這種作品,都不禁感嘆專業和業餘之間的差彆真的是全方位的,如果比較市場上的某些暢銷曆史書的話。
评分密實而嚴謹,在曆史地理學視角下注重中晚唐帝國的“結構”變動。不過似可補充曆史社會學方法。讀後感覺唐宋變革實可與西歐絕對主義國傢興起的曆史相互參照,宋朝真是個早熟的近代絕對主義國傢
评分必須經典!把地方軍政結構的變遷以及平叛過程梳理分析的異常清楚(關鍵就是各條運輸通道—運河的各個節點進行激烈爭奪),很有意思,以河南為例,河北平盧軍勢力全麵進入形成外部勢力將帥一體的藩鎮集團,與中央對立————地方本地將帥一體的藩鎮集團——地方士兵+低級軍校的集團與中央委派武將的體製,其實每一個體製都是為瞭解決前一個體製的問題而産生的,最後這個體製的矛盾在於士兵和低級軍官動輒驅逐危險中央官員要求提高待遇(一部分給黃巢起義席捲河南提供瞭條件),到五代的時候地方勢力甚至直接自立為政權,宋代一開始就在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到瞭南宋初、晚期,這個問題又開始齣現甚至嚴重化,運輸通道的問題,四鎮之亂的山東、河北軍閥對德宗威脅很小,反而是花瞭3年時間對付控製/乾擾3條運輸通道的淮西,後者甚至站到瞭中原戰場的正麵
评分第二、第三章最為精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