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乱的背景》是西方学界对安禄山叛乱的背景进行系统梳理的经典著作。分序言、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讨论安禄山的出身及早年经历,第三、四、五章分别讨论安禄山叛乱的经济、政治、军事背景,第六章为河北的特殊形式,第七章讲述李林甫专政时期的安禄山。并附附录五篇,及参考目录、行政机构及职官词汇表、人名索引。并附有《内蒙古的粟特聚落》一文。
蒲立本(1922—2013),加拿大著名汉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汉学教授,在唐史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后转向古汉语语言学研究,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出任教授。曾任加拿大亚洲研究学会会长(1971—1974)、美国东方学会会长(1990—1991)、国际汉语语言学学会主席(1995—1996)等。
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史之乱是比较明显地,由于中央和地方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内乱。从安禄山个人角度分析,叛乱有3个原因。 一、 位极人臣 利益集团的斗争,导致安禄山势利作大。唐朝有一个制度就是“出将入相”,将军可以作丞相,也就是文官和武官可以互相转换。因此,作为掌...
评分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史之乱是比较明显地,由于中央和地方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内乱。从安禄山个人角度分析,叛乱有3个原因。 一、 位极人臣 利益集团的斗争,导致安禄山势利作大。唐朝有一个制度就是“出将入相”,将军可以作丞相,也就是文官和武官可以互相转换。因此,作为掌...
评分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了。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2018年,已是63年后。这书的背景都够塔希...
评分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史之乱是比较明显地,由于中央和地方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内乱。从安禄山个人角度分析,叛乱有3个原因。 一、 位极人臣 利益集团的斗争,导致安禄山势利作大。唐朝有一个制度就是“出将入相”,将军可以作丞相,也就是文官和武官可以互相转换。因此,作为掌...
评分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了。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2018年,已是63年后。这书的背景都够塔希...
终于读到本书了却心碍,作者视角不错,试图论证社会性变革前的社会性集体出现了问题,但是问题具体在哪儿需要仔细核准,但是全书没有结论,看完七章特别像背景资料汇编,分析较少,略为遗憾。
评分终于读到本书了却心碍,作者视角不错,试图论证社会性变革前的社会性集体出现了问题,但是问题具体在哪儿需要仔细核准,但是全书没有结论,看完七章特别像背景资料汇编,分析较少,略为遗憾。
评分可惜没有第二部了。非常详尽的备注和附录,清晰的梳理。特别对唐玄宗后期历史的介绍,可以作为补缺。
评分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63年后的2018年。第一章不太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后面几章倒很顺畅。总体上各章依次考证和讲述了安禄山的出身、天宝开元年间的政治、军事、经济背景,非常清晰的介绍了安史之乱的背景。实际上本书里讲政治斗争部分,很有万历十五年之感。安史之乱对唐朝和中华文明的影响都是巨大,由此中华文明从开放式帝国走向了封闭式帝国。BBC几年前在radio 4广播里讲各国历史的关键点,中国史就讲的安史之乱。反观大多数国人能接触到的安史之乱的资料,怕是停留在中学课本上那些语焉不详的秽史了吧?
评分作为60多年前的作品,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