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民族史 中古史 华夏化 历史学 中国古代史 胡鸿 政治学
发表于2025-02-14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書從政治體視角出發,嘗試為理解古代華夏提供一條新路徑。無論是商末西土聯盟還是春秋戰國的諸夏,以及與秦漢帝國政治體系綁定的華夏,都是一種由政治關係維繫的人群集團。華夏帝國通過開疆拓土將一些非華夏族群納入統治,也利用文化霸權創造了華夷符號秩序以及關於周邊異族的經史知識體系。魏晉以下帝國分裂,北方五胡政權顛覆了華夷秩序,南方山地諸族在局部地區也獲得了優勢,但隨著兩者的政治體演進,殊途同歸地走上了華夏化的道路。
胡鴻,1986年生,安徽岳西人。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古民族史,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研究論文近20篇。
大部分只是些概念史的研究。第一章从“有夏”到“诸夏”的分析,不错。
评分内容四星半。另半星给胡老师的人格魅力。基本上这本书是胡老师对于魏晋南北朝政治史的一个思考(当然也用了很多民族史的分析视角和方法,比如整本书所使用的政治体视角),胡老师先是认为民族是一政治实体,背后主要是权力运作,具体讨论了对各种文化符号的争夺,侧重于政治分析(如华夏帝国的扩张极限取决于政权的政治体程度)由北向南,北方的民族政权建立到南方山地族群对“王化”的逃避。总的说,避开了民族史问题中的族群性讨论。而纯粹的民族史研究,只有附录三对“江”的探讨算是,大概是这种讨论太容易出现争议了。正如姚大力老师所言,如何将历史学专业化来应对当下社会对历史学的轻视,其一就在于民族史的研究领域,私亦认为,民族史!大学问!其将更丰富我们对历史学的认识。胡老师在结语说“山的那边是什么,只有翻过去了才知道”,与君共勉
评分综合了各家研究成果和理论,探讨了两点:一是“华夏”(华夏帝国)政治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史,二是“南蛮”被编户齐民化的历史过程,北方征服者上层被“官僚化”的过程。反映了华夏化和汉化的本质是:政治推动下的官僚化和编户齐民化,并非传统的温情脉脉的文化论
评分大部分只是些概念史的研究。第一章从“有夏”到“诸夏”的分析,不错。
评分本书从政治体的角度考察了秦汉魏晋的华夷关系,并认为所谓的华夏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蛮夷被纳入华夏政治体这样一个政治性过程,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文化性过程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历史上也常被称为“汉人”,这一点人所共知。不仅如此,在传统的白话口语中,还有诸如“汉子”、“老汉”、“好汉”、“一条大汉”、“恶汉”、“痴汉”这样的说法,以“汉”指代成年男性。“汉”在中国,经历了从天河(天汉)变为江河(襄汉),又从江河...
评分在歷史研究領域中,最忌諱卻也最容易犯的錯誤,莫過於詞語的意義錯置上。今天我們談論的“中國”跟古代文獻中的“中國”不是一回事,而對於更常見的“華夏”、“諸夏”等,更是莫衷一是。這主要是因為西方民族主義的傳入後所產生的影響,當“民族”、“國族”等概念建構之後,...
评分原文:类书所引篇目有时也不可尽信。如…《太平御览》卷901引《南史·四夷传》“滑国条”,又引《后周书·四夷传》…,而今本《南史》无“四夷传”篇名,滑国在《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中。《周书》亦无《四夷传》,而称为《异域传》。 读者按:疑本书作者对引文理解有偏差,故...
评分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历史上也常被称为“汉人”,这一点人所共知。不仅如此,在传统的白话口语中,还有诸如“汉子”、“老汉”、“好汉”、“一条大汉”、“恶汉”、“痴汉”这样的说法,以“汉”指代成年男性。“汉”在中国,经历了从天河(天汉)变为江河(襄汉),又从江河...
评分这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政治视角下去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夏与华夏化的内涵。通常的研究都把华夏视为一个“民族”或者“族群”然而“民族”是近代中国才引入的概念,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对民族的理解都有所差异。梁启超较早意识到欧美国家的民族-国家模式与中国传统的...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