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鸿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345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CNY 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13788
丛书系列: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民族史
  • 中古史
  • 华夏化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 胡鸿
  • 政治学
  • 历史
  • 文化
  • 民国
  • 人物
  • 传记
  • 回忆录
  • 能夏则大
  • 渐慕华风
  • 近代史
  • 社会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從政治體視角出發,嘗試為理解古代華夏提供一條新路徑。無論是商末西土聯盟還是春秋戰國的諸夏,以及與秦漢帝國政治體系綁定的華夏,都是一種由政治關係維繫的人群集團。華夏帝國通過開疆拓土將一些非華夏族群納入統治,也利用文化霸權創造了華夷符號秩序以及關於周邊異族的經史知識體系。魏晉以下帝國分裂,北方五胡政權顛覆了華夷秩序,南方山地諸族在局部地區也獲得了優勢,但隨著兩者的政治體演進,殊途同歸地走上了華夏化的道路。

作者简介

胡鴻,1986年生,安徽岳西人。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古民族史,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研究論文近20篇。

目录信息

导论 走出族群看华夏
第一节 民族和族群视角下的华夏
第二节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
第三节 本书的思路与各章主旨
第一章 华夏的出现及其性质
第一节 第一节西周的“有夏”和“周人”
第二节 从诸夏列国到华夏帝国
第二章 秦汉华夏帝国扩张的界限与突破口
第一节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不稳定的边境
第二节 制约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
第三节 华夏帝国扩张的突破口:南方山地
第三章 帝国符号秩序中的夷狄
第一节 帝国的角落:华夏帝国礼乐制度中夷狄的位置
第二节 星空中的华夷秩序: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有关华夷的星占言说
第四章 塑造他者:华夏有关异族群的知识建构
第一节 经学子学中的四夷说
第二节 史学有关异族的知识建构
第五章 华夏网络断裂与南方山地人群的华夏化
第一节 华夏网络与南方山地
第二节 六朝华夏网络的断裂与华夷关系的局部逆转
第三节 南方山地的政治体演进方向
第六章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第一节 “十六国”及其华夏化“史相”的反思
第二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一:“僭伪诸君有文学”
第三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二:君主的诞载之异与奇表之异
第四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三:模式化叙事举例
第七章 北朝华夏化进程之一幕:北魏道武、明元帝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一节 独具一格的“天赐品指”
第二节 天赐品制的实际运行情况
第三节 道武、明元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四节 爵本位的政治文化渊源
第五节 攀附的华夏官僚制
结语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附录一 南北朝时期的氏族之辨——从《南齐书·逸民传》“民族弗革”一语说起
附录二 纸笔驯铁骑——当草原征服者遇上书面语
附录三 江到东北——古代东亚世界文化交流之一例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原文:类书所引篇目有时也不可尽信。如…《太平御览》卷901引《南史·四夷传》“滑国条”,又引《后周书·四夷传》…,而今本《南史》无“四夷传”篇名,滑国在《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中。《周书》亦无《四夷传》,而称为《异域传》。 读者按:疑本书作者对引文理解有偏差,故...

评分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历史上也常被称为“汉人”,这一点人所共知。不仅如此,在传统的白话口语中,还有诸如“汉子”、“老汉”、“好汉”、“一条大汉”、“恶汉”、“痴汉”这样的说法,以“汉”指代成年男性。“汉”在中国,经历了从天河(天汉)变为江河(襄汉),又从江河...  

评分

本书梳理了从商周到南北朝时期“中国”或者说“华夏”这一身份认同的产生和发展,对现代人理解中华民族的早期建构过程有很好的帮助。 让我印象最深深刻就是作者关于网状结构的提法,不仅能够帮助人理解历史,也能更好地认识当下。经过春秋战国和秦汉早期,中原地带已经形成了一...  

评分

在歷史研究領域中,最忌諱卻也最容易犯的錯誤,莫過於詞語的意義錯置上。今天我們談論的“中國”跟古代文獻中的“中國”不是一回事,而對於更常見的“華夏”、“諸夏”等,更是莫衷一是。這主要是因為西方民族主義的傳入後所產生的影響,當“民族”、“國族”等概念建構之後,...  

用户评价

评分

今年中古史领域最受关注的著作,有好几章之前在杂志上读过,不过合在一起再读一遍,味道还是不一样。讲华夏帝国南方扩张的两章很精彩,让我看到了斯科特、利奇这些人类学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基本上每章使用的方法都不一样,也使得整体衔接度稍显不足,减一星。

评分

胡鸿老师的书满足了我对于一部优秀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著的所有期待。

评分

全书七章三附,七章是比较完整叙述华夏政治体的形成与中古政治体渐次华夏化的一个相当系统化的整体,附录则是与主题有一定关系但尚未整合进七章整体的内容。十篇内容运用了多种包含最新功法在内的历史研究路数,观点蔚为大观的同时,笔法也颇为值得读者学习。总之,此书堪称经典之作!

评分

很厉害!我最喜欢第2,5章

评分

青年历史学者胡鸿老师的博士论文,以秦汉魏晋史为分析对象,详细探讨作为政治观念的“华夏”的孕育发展历程,和作为政治实体的“华夏”不断扩大其所涉地域与民众范围的过程,后者即所谓“华夏化”。在作者看来,“华夏化”的关键,在于对蛮夷之地的官僚化和编户齐民化的政治行动,而非先前学界通常认为的文化性过程。人类学、民族学和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交织,让这本史学著作更添厚度。而对于常见史料的全新视角分析,也体现出作者不俗的学术原创能力。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本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