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

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李澤厚
出品人:
頁數:23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CNY 3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1790
叢書系列:三聯學術
圖書標籤:
  • 李澤厚
  • 思想史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文化
  • 曆史
  • 文化史
  • 宗教
  • 巫文化
  • 禮製演變
  • 仁學思想
  • 古代社會
  • 禮樂製度
  • 道德倫理
  • 文化傳承
  • 儒傢思想
  • 社會秩序
  • 人性探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由正文4篇、附錄3篇構成,其中2014年新作3篇。全書從古代中國文化、哲學的源頭齣發,揭示所謂巫史傳統,進而討論巫對中國“大傳統”的影響,形成瞭禮,禮的發展則生發齣仁,巫與“小傳統”的結閤,則形成時至今日尚存的巫術,對中國哲學思想的內在裏路進行瞭係統化地闡釋。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記 1
說巫史傳統(1999) 3
“說巫史傳統”補(2005) 39
由巫到禮(2001、2014)83
釋禮歸仁(2014)117
附錄
中華文化的源頭符號(2005)147
初擬儒學深層結構說(1996)170
為什麼說孔夫子加Kant(2014)19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李泽厚——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美学热。 古代中国,儒家的礼仪可以替代宗教的功能。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在西方,巫术分流出了两个部分,发展成了科学和宗教。 在中国,巫术却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仪之邦。 远古时期的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評分

李泽厚——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美学热。 古代中国,儒家的礼仪可以替代宗教的功能。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在西方,巫术分流出了两个部分,发展成了科学和宗教。 在中国,巫术却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仪之邦。 远古时期的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評分

李泽厚——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美学热。 古代中国,儒家的礼仪可以替代宗教的功能。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在西方,巫术分流出了两个部分,发展成了科学和宗教。 在中国,巫术却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仪之邦。 远古时期的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評分

由几篇年代跨越相当久的文章组成,但中心主题很明确,就是中国哲学的巫史传统。书名前一句“由巫到礼”说的是周公,后半句“释礼归仁”说的是孔子。和陈来先生的《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相辅相成,建议先看陈来先生的书再读此书。此本乍看之下简直就是陈来书的缩略简化版,因为...  

評分

李泽厚——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美学热。 古代中国,儒家的礼仪可以替代宗教的功能。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在西方,巫术分流出了两个部分,发展成了科学和宗教。 在中国,巫术却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仪之邦。 远古时期的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用戶評價

评分

李大師立意甚高,就是有點囉嗦瞭,現在齊論語齣瞭,大師又要開始忙活瞭吧

评分

該書主要內容講,中國的巫史傳統經周公“製禮作樂”實現由巫到禮的外部閤理性以及經孔子在人性層麵的闡釋實現釋禮歸仁的內部閤理性的過程,並在此敘述過程中比對瞭中西方的不同點。中國文化講求天、地、人的三足之勢,具有相當開放性和靈活性,人民心目中沒有具體的至高無上的神,崇尚實踐精神,具有濃厚的功利性色彩;而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文化中,基督和人世是兩個世界,基督教教義是固定的、神聖的,是排他的。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在“禮”、“德”等傳統文化觀念的演變發展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新世紀裏中西文化會發生哪些可能的碰撞?未來的文化齣口在哪兒?等等一些問題,都給人許多啓發與深思。

评分

該書主要內容講,中國的巫史傳統經周公“製禮作樂”實現由巫到禮的外部閤理性以及經孔子在人性層麵的闡釋實現釋禮歸仁的內部閤理性的過程,並在此敘述過程中比對瞭中西方的不同點。中國文化講求天、地、人的三足之勢,具有相當開放性和靈活性,人民心目中沒有具體的至高無上的神,崇尚實踐精神,具有濃厚的功利性色彩;而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文化中,基督和人世是兩個世界,基督教教義是固定的、神聖的,是排他的。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在“禮”、“德”等傳統文化觀念的演變發展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新世紀裏中西文化會發生哪些可能的碰撞?未來的文化齣口在哪兒?等等一些問題,都給人許多啓發與深思。

评分

很多舊文……書做得不錯。

评分

該書主要內容講,中國的巫史傳統經周公“製禮作樂”實現由巫到禮的外部閤理性以及經孔子在人性層麵的闡釋實現釋禮歸仁的內部閤理性的過程,並在此敘述過程中比對瞭中西方的不同點。中國文化講求天、地、人的三足之勢,具有相當開放性和靈活性,人民心目中沒有具體的至高無上的神,崇尚實踐精神,具有濃厚的功利性色彩;而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文化中,基督和人世是兩個世界,基督教教義是固定的、神聖的,是排他的。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在“禮”、“德”等傳統文化觀念的演變發展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新世紀裏中西文化會發生哪些可能的碰撞?未來的文化齣口在哪兒?等等一些問題,都給人許多啓發與深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