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阎连科”囊括了阎连科的“黑与白”——神实与真实,荒诞与感动,狂欢与纯情,先锋与质朴……第二辑“散文四书”,精选阎连科“最经典、最钟情”的四本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发现小说》《感念》——以最短的时间,读最好的阎连科!
《发现小说》是阎连科的长篇随笔文论,以独创的小说理论,发现小说得以传世的秘密。本书是中国作家首次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探讨世界文学内在规律及中国当代文学现状和出路。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炸裂志》,中篇小说《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短篇小说《黑猪毛 白猪毛》,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等作品。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二十余次。入围2013年度英国曼布克奖短名单,并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和2014年度弗兰茨·卡夫卡文学奖。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二十多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教授、驻校作家。
之前读过阎连科的小说作品,略感沉重但并不压抑,字里行间浮现出的尽是作者对苦难的理性思考。在《发现小说》中,阎连科用文学随笔的方式,将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做了尽可能细致的分类与梳理,其中不乏作者对一些名家小说的评价,理论颇有深度,读起来却很畅快,想来与作者选用的...
评分内之于外方为内。如果把内因果与全因果,半因果,零因果并列,是否从逻辑上就有违和之嫌?正因如此,在谈到内因果时,个人感觉没有前三个因果阐述得那样流畅;也正因如此,在阐述内因果时,阎老师总不能抛开前三个因果,只因“内因果”本身就不能与“全因果”,“半因果”,“...
评分首先,这不是一部着力在构建系统的小说,缺乏完整的理论推理,更多的是作家自己的体悟。说理是流畅而优美的,很容易就可以读下去,有美的感受。 其次,我觉得对我来说,他关于巴尔扎克和雨果的比较,以及从托尔斯泰到卡夫卡到马尔克斯的梳理,从我个人以往阅读体验来说,是有道...
评分首先,这不是一部着力在构建系统的小说,缺乏完整的理论推理,更多的是作家自己的体悟。说理是流畅而优美的,很容易就可以读下去,有美的感受。 其次,我觉得对我来说,他关于巴尔扎克和雨果的比较,以及从托尔斯泰到卡夫卡到马尔克斯的梳理,从我个人以往阅读体验来说,是有道...
评分首先,这不是一部着力在构建系统的小说,缺乏完整的理论推理,更多的是作家自己的体悟。说理是流畅而优美的,很容易就可以读下去,有美的感受。 其次,我觉得对我来说,他关于巴尔扎克和雨果的比较,以及从托尔斯泰到卡夫卡到马尔克斯的梳理,从我个人以往阅读体验来说,是有道...
好看
评分神是桥梁,实才是目的。透过内因果最终完成小说的创作。
评分谢谢阎老师
评分第一个关注点是作家的阅读量非常人可以想象,第二个是他可以把阅读后的东西提炼,为己所用。这都是值得学习的。
评分当代作家对现实主义的深层探索总是就此停滞,这种停滞源于“控构与人格,权力之下积淀的自审心理,世相写作的稳妥与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