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书系•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新修订本)》这部作品清晰的显示了布尔迪厄立足于文学艺术领域对整个社会结构与认识结构的深刻分析,以及他将社会理论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理论的抽象性与经验的具体性之间游刃有余,把表面上关联不大的想象领域和分析焦点有机结合。虽然他有很深的学院素养,但他提倡实践的方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所主张的知识分子的自由政治上。无疑,这在当今世界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无论什么领域,都受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控制和影响。在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复杂化的今天,各个领域,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将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个领域的人深思的问题。
皮埃尔·布尔迪厄,(1930-2002),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以习性、场、象征暴力等概念为中心创立了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理论,致力于分析社会等级的再生产机制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文化和象征因素。他的思想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战后法国社会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继承人》(1964)、《再生产》(1970)、《区分》(1979)、《实践意识》(1981)、《国家贵族》(1989)、《科学的科学与反思性》(2001)等。
整个第一部分就看的迷迷糊糊,一开始主要还是归因于自己对法国文学几乎完全不懂…… 可是第二部分开始感觉到除此之外还有翻译的问题,太相信所谓的从法文的翻译了……在我怀疑有错的地方向英译本求教,随便对照了第二部分的几页英文译文发现,中文译者的态度令人怒不可遏……兹...
评分整个第一部分就看的迷迷糊糊,一开始主要还是归因于自己对法国文学几乎完全不懂…… 可是第二部分开始感觉到除此之外还有翻译的问题,太相信所谓的从法文的翻译了……在我怀疑有错的地方向英译本求教,随便对照了第二部分的几页英文译文发现,中文译者的态度令人怒不可遏……兹...
评分老版(2001年3月第一版)436页,26元; 新版351页,68元,删掉了老版的“译后记”,将注释里的人、书名保留原文而不是如老版译成中文,对修订没有任何说明,不过粗粗对比了下(头、尾),确有修订,力度还挺大,老版里经常性卡壳、死机的句子,现在可以饶你几个脑回,还是大体...
评分老版(2001年3月第一版)436页,26元; 新版351页,68元,删掉了老版的“译后记”,将注释里的人、书名保留原文而不是如老版译成中文,对修订没有任何说明,不过粗粗对比了下(头、尾),确有修订,力度还挺大,老版里经常性卡壳、死机的句子,现在可以饶你几个脑回,还是大体...
评分整个第一部分就看的迷迷糊糊,一开始主要还是归因于自己对法国文学几乎完全不懂…… 可是第二部分开始感觉到除此之外还有翻译的问题,太相信所谓的从法文的翻译了……在我怀疑有错的地方向英译本求教,随便对照了第二部分的几页英文译文发现,中文译者的态度令人怒不可遏……兹...
此理论真是为研究网络文学量身定制的啊(´◕ω◕`)
评分全靠這本書陪伴眼瞎又失眠的我度過離島囧日。以福樓拜「情感教育」為起點研究政治場和文學場的互動,「象徵資本」「場域佔位」「社會空間」觀點都很出色,可以試著運用在文學史的解讀和重建上。在權力和藝術之間,文人要如何站位?interesting!#讀一把#038
评分此理论真是为研究网络文学量身定制的啊(´◕ω◕`)
评分对布尔迪厄有所储备的话理解起来问题不大。不过借到一本书上密密麻麻都是前人辛辛苦苦对照英译本做的笔记,发现多处和英译本差别很大。有时间再对读吧。
评分看不懂但有些点当乙方当久了有切身体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