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阎连科”囊括了阎连科的“黑与白”——神实与真实,荒诞与感动,狂欢与纯情,先锋与质朴……第二辑“散文四书”,精选阎连科“最经典、最钟情”的四本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发现小说》《感念》——以最短的时间,读最好的阎连科!
《711号园》是阎连科为自己曾经的天堂花园写的一部挽歌,记录他“一生最奢靡的诗栖生活”:一块自己的土地,几件顺心的农具,种白菜、丝瓜、茄子……采摘下来带着露水,做几样可口的小菜;雨后去附近的森林里采蘑菇;乘坐自己建造的木筏,在湖边的芦苇荡野餐、看书……本书直抵都市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梦,是现代《桃花源记》,也是中国版《瓦尔登湖》。新版结尾由阎连科最新修订。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炸裂志》,中篇小说《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短篇小说《黑猪毛 白猪毛》,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等作品。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二十余次。入围2013年度英国曼布克奖短名单,并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和2014年度弗兰茨·卡夫卡文学奖。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二十多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教授、驻校作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并且都在为实现它而忙碌奔波。但很多时候,它只存在于我们当下生活的“彼处”,遥望却不可得。知名作家阎连科也有,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他想要的生活。 阎连科在他的新书《北京,最后的纪念》中,记下了他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郭公庄71...
评分“你买农具啊,你的生活太奢侈了!” 这是作家阎连科在购买锄头、镰刀、铁锨、十字镐、枝剪时,一家超市的部门经理答复的“语录”,予作家印象殊为深刻,特此一记。于城市里觅寻农家的用具,确是一桩难事,阎连科跑遍北京的大店小铺,未见踪影;终在北五环外的一商场看到作...
评分去年十一以前,我因私事去了一次北京,住了八天。一次在街上听到两个女孩聊天,其中一个说:“北京的地下已经空了。”这句话初听上去触目惊心,但仔细一想这女孩还真不是耸人听闻。北京确实有太多的“地下”建筑了:地下商场、地下影院、地下宾馆、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乃至地...
评分近日读了三本田园系列中的阎连科《北京,最后的纪念》(另两本待读的是阿来《草木的理想国》和宁远《远远的村庄》),深受其撼。在阎先生的田园和笔下的双重耕作中,我仿佛遥遥望见、轻轻走进都市里那座梦幻的庄园,抛却了朝九晚五,忘却了纷杂庸扰。在这里,我悄悄地抚摸着每...
评分初时,在作者对一事一物的略带矫情的敬畏和对大自然不加区别的溺爱中,似乎看到文人书生的酸臭味。彼时,还在检讨,是不是自己和其他功利物质化的人一般,似乎荣誉、功名、物质的满足如灰尘搬遮蔽我们的双眼。 随着阅读的渐入,试着安静的一点点的去体会,用通透的心灵去尝试,...
现代版桃花源记 可是并不是我关于北京的记忆.
评分很奇怪的,许多作家写散文总不如其小说,阎连科亦不例外。脱离荒诞,这些文字没了人物情节和对话的支撑,显得些许幼稚。景好是好,欠缺味道。
评分现代版桃花源记 可是并不是我关于北京的记忆.
评分就一个偏见——散文不看阎连科!
评分现代版桃花源记 可是并不是我关于北京的记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