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刘禾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政治学 中国近代史 思想史 符号学 近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发表于2025-02-02
帝国的话语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聚焦于19世纪晚期大清朝与英国之间的“帝国碰撞”,对“帝国”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历史研究。作者以主权想象为中心,着重分析法律、外交、宗教、语言学及视觉文本中的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通过爬疏相关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作者处理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文本和历史事件,如国际法、符号学、帝国之间的礼物交换、传教士的翻译、语法书,甚至还有殖民摄影术,而这一切都由与欲望和主权想象有关的帝国的话语政治这条主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核心关怀是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帝国是如何被帝国的话语政治“塑造”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
刘禾,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以及密歇根大学比较文学和亚洲语言文化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97年获美国古根汉(Guggenheim)学术大奖。英文学术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年),Token of Exchange(主编,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年),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年),Wrirink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与Judith Zeitlin合编,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200 3年);中文专著有:《语际书写》(香港天地出版社,1997年;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持灯的使者》(主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跨语际实践》(Translingual Practice一书中译本,三联书店,2002年,2007年)等。
从一个简单的“夷”字的语义演化和译法变化的进程分析切入,详细探讨不同话语的翻译与转译背后,所折射出的近代中西帝国政治交往当中的权力关系与矛盾冲突。这种围绕话语符号的分析,展开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很受启发。作者刘禾先生对于中英两国语言历史文化的熟悉,让她在这一跨语际和跨学科的研究当中,显得游刃有余。
评分从“夷”的翻译来看中西主权想象,现代的符号学、国际法、语法学都把自身构建为一个平等的体系,但是在表面的平等之下,隐藏了更深层次的政治不平等、利益纠纷以及文化殖民。
评分超棒。颠覆认知的著作。
评分重读。仍有不少启发,但后半部分力量稍弱。
评分才读完导言,但觉得此书以小见大的问题意识令人惊叹(读完全书后:掉了一颗星....算是给论证头重脚轻的吧...)(再补一句,刚刚才发现是杨立华翻译的....)
语词的冲突绝非小事,它凝聚和反映的是两个帝国之间的生死斗争,一边是日趋衰落的大清国,另一边是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国。谁拥有对“夷”这个汉字的最后的诠释权,谁就可以踌躇满志地预言这个国家的未来。 ——刘禾 语言文字只是黑暗世界的一盏灯,产生实际塑造作用的大部...
评分语词的冲突绝非小事,它凝聚和反映的是两个帝国之间的生死斗争,一边是日趋衰落的大清国,另一边是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国。谁拥有对“夷”这个汉字的最后的诠释权,谁就可以踌躇满志地预言这个国家的未来。 ——刘禾 语言文字只是黑暗世界的一盏灯,产生实际塑造作用的大部...
评分语词的冲突绝非小事,它凝聚和反映的是两个帝国之间的生死斗争,一边是日趋衰落的大清国,另一边是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国。谁拥有对“夷”这个汉字的最后的诠释权,谁就可以踌躇满志地预言这个国家的未来。 ——刘禾 语言文字只是黑暗世界的一盏灯,产生实际塑造作用的大部...
评分[按:由于写作业的关系,把这本书重新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不完整的书,书中零散着很多小处洞见,但谈不上大的架构,这和作者导言里表现的雄心壮志,相去甚远。如果有谁想否认这一点,我希望他可以尝试为本书第五章写一个概述,那么他就会发现,要总...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19世纪以来围绕主权想象的跨文化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与很多近代史研究的著作不同,它的关注点放在了语言等表意符号上的政治碰撞——“跨语际”的主权想象和冲突上面。 该书所着重分析的几个符号事件,如衍指符号“夷/i/barbarian”的创造、《新约全书...
帝国的话语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