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思想史 罗志田 近代史 历史 中国近代史 学术史 社会视角 近代中国
发表于2025-04-14
权势转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新墨西哥大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新书有《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三联书店),另《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即将出版。
一分为二。
评分启蒙读物 不是就思想谈思想 而是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结合起来 颇有洞见 这种提法或许大家说了不短的时间 这种做法似乎还远远没有进入正轨
评分志田真心太不敬业了,改一改就又上来了。这是为了以后编全集的人找材料方便的节奏么?
评分前半部分是新学VS旧学,除旧有余,立新不足;后半部分是史学VS经学
评分四星半,相当赞。九篇论文,围绕着一个主题-近代中国的权势转移。什么样的权势,转移到哪里的,怎么转移的?这就是本书力图在某一方面做解答的。我个人有一种观点,近代史和先秦史一样,永远都不会有真正正确的答案的,只能不断的深入,不断的树立典范而后不断的推翻。这本书个人以为最佳的在科举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和边缘知识分子两篇。有关边缘知识分子的塑造以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真的是大开眼界...科举制的废除更让人有一种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的感觉。往日的各种吊诡现象放到今日社会同样还是存在,尤其是城市和乡村的疏离,让人清楚的体会到历史是在循环中往复的...
1,近现代中国人不论是信仰还是反对孙中山的,都是比附或援据西洋思想来信仰或反对。P3 2,近代中西胶着之复杂,早已是“层累堆积“且循环往复了好几次了。(例:小脚、小老婆、鸦片、人力车,鸦片乃西人输入,人力车虽为日人所发表,但传入国内后最先也是租界内外人使用,稍晚...
评分近代中西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学战”亦即文化竞争,但中国士人自觉意识到这是文化竞争已是西方发动一系列进攻之后了。西方传教士以寻求富强的名义向中国士人灌输科学的价值,承认西方有“长技”,与中国是平等的,开始学习西学,并不断拓展"西学“的范围,并赋予“西学”以普世性...
评分本书在对世纪初中国社会与思想变化的历史追踪中,改变了过去的简单思路,更深一层地讨论一种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复杂性,重新描绘了世纪初的思想文化地图。它在讨论关于“新”与“旧”的权势转移中,把思想与社会史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近来研究的新趋势,其中特别是他在对近代...
评分p30 章太炎指出的欧人在国际法方面奉行的“弱肉强食”的准则。 p84 清代湖南的交通不便和土地贫瘠使其“民性多流于倔强”。 p158 梁启超、叶德辉的转变反复,是当年时势剧变的缩影。 罗将研究基于士大夫向知识分子的转变上,确实是比较精辟的。 p207 道治二统的分离,使得...
评分第98页,以钱穆的回忆说明新学堂的地位高于旧式私塾,并以此为特例。但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的回忆中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钱锺书就曾经指出过。此处钱穆认为自己家乡民风淳朴,尊师敬长之风由私塾延伸到新学堂,或许只是钱穆的自夸,不能完全当真,也不能为谁辩护。历...
权势转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