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一》是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现了他对文学、 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全面兴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本书收录了布罗茨基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于一》中也谈到了政治。这些散文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本书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
1986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
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历时三年精心译成
独家引进,简体中文版全译本在中国大陆首次面世
东西方兼容的背景为他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该背景同他对历代文化透彻的悟解力相结合,每每孕育出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本书)展现出作者用英语写作的高超能力,文笔灵动,饱含智慧……为人们了解俄国的文学传统、政治气候和俄罗斯当代诗歌与诗学,提供了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
——美国《图书馆杂志》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演出,这些经典散文跨越了生活、政治与艺术。
——英国《独立报》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俄裔美籍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一个犹太家庭,15岁辍学谋生,很早开始写诗并发表于苏联地下刊物。1964年受苏联政府当局审讯,因“社会寄生虫”罪获刑五年,并被流放至西伯利亚。1972年被苏联政府当局强 制遣送离境,随后前往美国定居,先在密歇根大学任驻校诗人,继而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86年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论悲伤与理智》等。
草就。 这是一本去年饱受好评的书。黄灿然在布罗茨基《小于一》的中译本中称,这本书陪伴了他二十多年。受这本书的洗礼,“我们就不会对那些不管是流行作家还是精英作家的文章太过在意,这可省去我们很多时间。” 如果和那些时下流行的大多数出版物相比,我想黄灿然是对的,...
评分这本书本身是非常值得看的,只打3星是因为这书实在对读者不太友好。但不知道是否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实在是太困难了。 大部分是文学评论,而且几乎都是评的俄国诗人,说得几个人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其他我都不认识,但依旧迷迷糊糊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不仅仅谈文...
评分老实说,布罗茨基先生《小于一》这本书摆在我床头已经很久了,原想睡前看半小时,很快就会有“全剧终”的一天。不料,半小时的时间被手机占去,于是咬咬牙再看十分钟——手机——睡吧。拖延至今,又不料,年底这本书大热,上了很多榜单。热有热的原因,“诺奖得主”,“政...
评分初读《小于一》,直观的感觉基本就是会的东西太少,要学的东西太多,一味的坐井自照,未免太过可笑。 不可否认,一开始是有过弃书的冲动的。这种目光落到文字上也能不自觉涣散的文章,本就不是我所喜爱的。可是,这个时代,我们喜爱一个东西那么容易,厌恶亦是习以为常。就像一...
为什么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每看一页都带着无害的嫉妒感想着。好有质感的语言,是想象着的,但是又不是科塔萨尔或者博尔赫斯式的想象。
评分2018.6.19,当当网。黄灿然这个翻译比不上刘文飞啊
评分这本就不评分了,因为其中的诗论我没能看懂,而诗论又是整本书的核心(豆瓣几篇书评也似都避重就轻了)。看懂的几篇散文,如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及俄国小说的发展脉络,我是不太赞同布罗茨基的观点的。布罗茨基深受苏联体制的戕害,这一点没错,但同时,他也没能从这种戕害中超脱,以至谈论俄罗斯小说和散文的部分,终究有些一叶障目,而无法以较客观的大局角度评骘之。
评分2018.6.19,当当网。黄灿然这个翻译比不上刘文飞啊
评分翻译大赞,黄灿然简直是偶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