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题材丰富、视界浩淼的散文集中,约瑟夫•布罗茨基开篇便用深沉内省的目光审视了自己在苏俄的早年经历以及随后去往美国的流亡生涯。接着,作者用惊人的博学探讨了诗歌的张弛变幻、历史的本质、流亡诗人的双重困境等一系列颇具广度与深度的话题,思维的触手延揽古今,上及古罗马贤帝马可•奥勒留, 下至现当代诗人托马斯•哈代与罗伯特•弗罗斯特,将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探讨与对诗歌美学的炽烈情愫糅合锻造为继《小于一》之后的又一部世所罕见的奇作。
收入文集的二十一篇散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这卷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罗茨基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悲伤与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罗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罗茨基散文写作、乃至其整个创作的“天鹅之歌”。
上海译文出版社此次翻译出版的《悲伤与理智》是这部佳作的首个国内中文译本,在翻译文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以及不可替代的文学与学术价值。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 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等。
诗人的理想美学 读布罗茨基最后一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 布罗茨基是俄籍美国诗人,他的一生有着传奇的色彩。从《小于一》出版以后,他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一时间对他的解读如火如荼。大部分诗人几乎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中,都会留下许多的故事,而布罗茨基的故事无疑...
评分诗人的理想美学 读布罗茨基最后一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 布罗茨基是俄籍美国诗人,他的一生有着传奇的色彩。从《小于一》出版以后,他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一时间对他的解读如火如荼。大部分诗人几乎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中,都会留下许多的故事,而布罗茨基的故事无疑...
评分(刊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年7月17日12版) 文/俞耕耘 布罗茨基一生以“俄语诗”与“英语散文”合璧双绝,在美国及西方文化界广受推崇,享有世界性声誉。去年,文集《小于一》在国内出版产生的影响足以证明纯文学雅正品味的召唤力量,今年《悲伤与理智》的首译则更加引...
评分谈论布罗茨基的《向马可·奥勒留致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困难并不比布罗茨基本人试图谈论奥勒留时更加轻易,它来自于一份今人视古的傲慢,一种现代性的荣光照耀着过去的轻蔑。万幸的是,布罗茨基是一位诗人,一位写作者。 在人类所有手握手的传递中,诗歌与文字无疑是最...
评分用了三个月,终于翻完了,毫不夸张地说,简直是自虐。很多时候都不知所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大量的陌生名字、陌生神话让我不停百度。句式混乱、晦涩,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原版就这么天马行空。也有可能是自己太不敏感,太没有文学素养。 能看懂的极少,即《战利品》、对大学...
真好看!几乎篇篇好看。喜欢《表情独特的脸庞》。《悲伤与理智》这篇分析弗罗斯特的文章极见诗人的功力。服!刘文飞的翻译也很棒。
评分布罗茨基在诺奖受奖演讲有一句话:“我坚信,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我们是否也应该坚信,一个懂得悲伤的人要比不懂悲伤的人更理智。
评分布罗茨基将诗歌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觉得发明蒙太奇的是诗歌而非爱森斯坦,和很多诗人一样,他也觉得诗歌本身有灵性,写作时是有诗歌的神灵在耳边口授,写完后获得赞美,还战战兢兢觉得自己是江湖骗子;后几篇对几位著名诗人的评析极为详尽宛如语文阅读理解,读来对原本不熟悉的诗人比如罗伯特·弗罗斯特也产生了兴趣;“世事你看了百年还是三年,其实并无差异”“正是极端的主观性、偏见和真正的个人癖好才帮助艺术摆脱了陈词滥调”作家作为敏感之人,满是洞察世事的机智之言,值得细读。
评分再次确认了这个人是个不世出的聪明人,洞察力极强,文学家里罕见思维这么通透的人,不只与流亡的身世相关,更有天赋智慧在其中,实属难得
评分诗评一流,政论三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