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 伊丽莎白·毕肖普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312
译者:包慧怡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4702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歌
  • 毕肖普
  • 外国文学
  • 美国
  • 美国文学
  • 文学
  • 伊丽莎白·毕肖普
  • 孤独
  • 自我成长
  • 内心世界
  • 精神探索
  • 独立思考
  • 生命哲思
  • 静谧时光
  • 内在力量
  • 存在主义
  • 个人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狄金森后最伟大的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经典诗集

布罗茨基、希尼、帕斯等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推崇备至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人中的诗人,被认为是“狄金森后,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一生都在流浪和漫游中度过,自称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收录了毕肖普最为经典的诗歌,包括《失眠》《一种艺术》《旅行的问题》《致纽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选译于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被《波士顿邮报》评为年度最佳诗集,也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选本。

毕肖普的写作技艺精湛、形式完美,从专业角度看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毕肖普的诗作清新、澄澈,可作为精致的艺术品玩赏。——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这个传统不以夸张的修辞,而以文以载道的立场著称。——哈德罗•布鲁姆(美国文学评论家,《西方正典》作者)

就艺术而论,在20世纪女诗人中,作品的复杂性、清晰度和准确性能与男诗人中的庞德比肩的,非毕肖普莫属。——廖伟棠(诗人)

这本书里所有这些令人推崇的、美妙的作品,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让人挚爱,从不曾让人厌倦。

——《华盛顿邮报》

这本诗集里,至少有三十或四十首诗,可以媲美任何优秀的战后英语作品。

——《星期天时报》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

继艾米莉·狄金森之后美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

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童年时,父亲去世,母亲进了精神病院,辗转被外祖父及叔伯抚养长大。奇特而悲伤的成长经历,让她的一生都在流浪和漫游中度过。不 仅曾在美国各地定居,还去过法国、墨西哥、巴西等地,直至晚年才应哈佛大学之邀,回美国任教。

1946年发表诗集《北与南》,一举成名。生前就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发表的诗作不多,但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重要的奖项,包括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古根海姆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1969年出版《诗全集》,奠定其杰出诗人的地位。1979年逝世,享年68岁。

【译者简介】

包慧怡,诗人,译者。复旦大学英语系学士、硕士,都柏林大学中古英语文学博士,1985年生于上海,现居爱尔兰。出版译著《好骨头》《隐者》《爱丽尔》等九种,著有诗集《异教时辰书》和散文集《翡翠岛编年》。

目录信息

译序| 忘我而无用的专注: 地图编绘者毕肖普
辑一| 寒春
致纽约
失眠
寒春
两千多幅插图和一套完整的索引
海湾
夏梦
在渔屋
香波
从国会图书馆看国会大厦
浪子
瓦里克街
争论
致玛丽安•摩尔小姐的邀请函
辑二|旅行的问题
巴西
抵达圣图斯
旅行的问题
占屋者的孩子
雷暴
雨季之歌
巴西,1502年1月1日
犰狳
第十二日;或各遂所愿
别处
六节诗
风度
加油站
星期天,凌晨四点
矶鹬
特洛普日志选段
新斯科舍的第一场死
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
辑三|星辰是唯一的游乐船
雨季;亚热带
吊死耗子
他们忘却了一些梦
歌谣
被发现者
在窗下:黑金城
去糕饼店
辑四|地理学III
第六课
第十课
五台阶之上
一种艺术
麋鹿
在候诊室
克鲁索在英格兰
夜城
三月末
物体与幽灵
辑五|我们钟爱的岛上鲜花盛开
北海芬
粉红狗
十四行诗
辑六|北与南
地图
小练习
早餐奇迹
睡在天花板上
卡萨比昂卡
想象的冰山
韦尔弗利特涉水
空气越冷
夜间空气
铁路
夏洛特绅士
硕大糟糕的画
从乡村到城市
人蛾
爱情躺卧入眠
巴黎,早晨七点
奥尔良码头
不信者
纪念碑
冬日马戏团
耶罗尼莫的房子
野草
海景
站着入眠

首语重复
库切
辑七|落下的阴影,攀爬的光
洪水
和你说句话
山峦
换帽子
三首给眼睛的商籁
责备
智慧
北风—基韦斯特
致谢纸条
辑八|埃德加•爱伦•坡与自动点唱机
文本说明
我们前往街角的暗穴……
为了以石灰写在镜子上
给A.B.
一起醒来多么美妙……
埃德加•爱伦•坡与自动点唱机
我做了噩梦……
那些那么爱我的娃娃去了哪里……
猫头鹰的旅程
短暂缓慢的一生
基顿
亲爱的,我的指南针……
含羞草之死
朦胧诗(朦胧的情诗)
早餐之歌
给祖父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处此刻,彼处彼刻,想象贫乏。 心神游动,游去哪里? 我的脑袋如同白纸一样空白, 它们要呆在身躯上,这一个, 不然,它们便要死去,化为地上黑色土块儿 以及,那周边的蜂巢 无数的门把手和一模一样的木门, 把你隔进一方四点五平方公里的面积, 这一生便会如此消耗。 仿佛时...  

评分

这篇本是美国现代诗歌课上的课程论文,想着放在电脑里也是放着,不如摆在豆瓣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吧。 Elizabeth Bishop in her diary once recorded a vision she had while watching the rain drops on the windows: The windows this evening were covered with hundreds...  

评分

读到《在候诊室》,确定自己之前看到过这它,找了一下发现在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讲博尔赫斯的章节中提到过毕肖普的这首诗,他引述了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格林布雷特的观点,作为对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所进行的解读之一,而《在候诊室》就是在格林布雷特...  

评分

本文从五首诗("Sandpiper," "Pink Dog," "Giant Toad," "The Fish," "The Armadillo")中探索作者与动物的关系。 Seeing Self from Others: The Use of Animals in Elizabeth Bishop’s Poetic Career Elizabeth Bishop had an affinity toward animals since childhood. He...  

评分

004 那个倒转的世界 那里,左边永远是右边, 影子其实是实体, 那里我们整夜醒着,那里天国清浅就如此刻海洋深邃, 而你爱我 011 万事万物仅仅由“和”与“和”连接 028 那些无法 或不愿把你送来的时日, 那试图显得 不仅仅是固执的距离, 与我争论、争论、争论 无穷无尽, ...  

用户评价

评分

2017年已读091:南方与北方,冰山与海岛,乡村与城市,毕肖普一生漂泊,并用自己的诗行为自己的漂泊作注,而实际上她却有着一颗渴望退隐与停驻的灵魂。远方并不代表慰藉,反而可能是一种更深刻的孤独,她将自己的孤独孕育成诗,她从日常中提炼诗意,澄澈而凛冽。喜欢她对梦境的记录,迷离缥缈,无迹可寻,却又仿佛真实可触。最爱《失眠》《三月末》》《失去的艺术》《一起醒来多么美妙》等几首。

评分

诗人译诗,必有所得;快速翻读了一遍,又挑了《麋鹿》、《犰狳》若干名篇对照原文参读了一遍,对于译序的好感甚至胜过很难读下去的长诗

评分

喜欢这段:“黎明是一片漠然的黄。/噼——啪!干燥且轻。/屋子真的被击中了。/噼啪!如锡的声响,如水杯跌落。”喜欢毕肖普给洛威尔的信:“你为我写墓志铭时一定要说,这儿躺着全世界最孤独的人。”译者很赞,多位友邻怒推,封面很赞,唯一让我不太舒服的是腻歪歪的书名。

评分

诗人译诗,必有所得;快速翻读了一遍,又挑了《麋鹿》、《犰狳》若干名篇对照原文参读了一遍,对于译序的好感甚至胜过很难读下去的长诗

评分

特别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