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或者无心向学,甚至闹事、触犯法律……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里得到细致的心理分析。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能力。一句话,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其他诸如怎样帮助孩子积累书本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这一类问题则是儿童教育的枝节和皮毛。阿德勒在《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中同时还讨论了人的天性、遗传的作用等问题,既独到又深刻。人的底层动力源自自卑么?个人的人格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么?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所有喜欢了解的人(了解孩子、了解自己),都会从本书获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毕生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幼年时期的形成过程。
译者韦启昌,1962年生于广州,现居澳大利亚。译作有《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人生的智慧》等。其译文深得国内读者喜爱和肯定。
有些书读了涨学问,有些书读了添技能,有些书读了开眼界,而有些书读了则帮你立起一道晶莹剔透的水晶墙——映照出自己灵魂的面貌,或许水晶的闪光能够指引你的未来。 阿德勒的两本书《超越自卑》和这本《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一种走向自我的书,从中自然能够读出来知识,但恐怕...
评分育儿所需的付出和慎重,堪比世间任何一项工作。 你给予ta什么,ta就可能成为什么。赋予孩子生命、养育ta、引导ta这一系列的过程让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感觉稍不留神,就走上了歧路。 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则从个体的视角阐明了,每个个体的行为背后,都有特定的原因,或是...
评分 评分以前看《自卑与超越》时,就觉得虽然只有薄薄一册,内容却是零零落落,最近看《儿童教育心理学》,感觉到熟悉的风格,不厚的一本,依然没有明晰的框架,知识点散布在内页各处,于是,先来泛泛读,再来细细梳理,总结出一些自觉核心的观点,敬仰大师的洞察和预见,近百年前的作...
评分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
治疗用书,受益匪浅
评分娓娓道来
评分从中自然能够读出来知识
评分用理性去感知不自觉的规律
评分算是通俗易懂,没有太专业与学理,算是打开了一扇窗,儿童心理学真的值得每位父母好好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