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这段赫然印在题词页的话,正是德雷克斯创作《孩子:挑战》这部家庭教育代表作的核心理念。
《孩子:挑战》中推荐的方法是基于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生活观。基于此,德雷克斯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让他们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
每一位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赢得的不是挑战,而是爱和尊重,以及相伴中的彼此成长!《孩子:挑战》,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学习永不嫌迟!
【媒体评论】:
这是本让我开悟的书,明白了一件令我欣喜若狂的事情:孩子的每一次挑战,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好机会——只要我找到相互尊重的正确方法,一次次的化解过程,就是在一步步帮助孩子培养出自律、自尊、自信的好性格!
——甄颖 美国正面管教导师&《孩子:挑战》译者
《孩子:挑战》终于要揭开面纱,走入大家的家庭啦。我的诚恳建议是,这是个和爸爸共读书的好机会,如果说爸爸们过去觉得《正面管教》是祖母们写的书,逻辑性和思路不搭而不读,这本就没的挑了,德雷克斯的严谨、逻辑性和缜密中的丰富有趣案例,绝对会让爸爸们爱上它!
——年妈 年妈正面管教沙龙创始人
如今都在强调给孩子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我们往往对“自由”存在太多错误的解读。“为了让每个人都拥有和享受自由,我们需要规则,规则会产生限制和责任”“自由中含有责任”“我们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拥有自由”……《孩子:挑战》这本写于1964年的书,今天读来仍然让我们如此受用。
——安燕玲 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亲子沟通节目特邀嘉宾
【编辑推荐】:
已为人父或人母的你,或许早已忘记自己儿时调皮、任性、噘嘴、发脾气、故意跟父母“作对”、跟兄弟姐妹打架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了。而今天站在你面前的小孩,他们表达自己心境和情绪的方式,与当年的你一模一样。
每一代的成长都会碰到这种局面——当事人太懵懂,过来人又太健忘。我们在这个永恒的循环里一直寻找、追忆和思索。是时候来一步时光穿梭机带我们回归遥远的童年了。只有懂得,才会理解。
谨以此书献给有终身学习态度的现代父母。
鲁道夫•德雷克斯(1897-1972)Rudolf Dreikurs: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孩子:挑战》﹝美﹞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 著 这本书是不知道在哪个书单上看到了,光看介绍就觉得很靠谱,我立刻下单。与此同时,该书单推荐的其他几本书也一并购入,当中就有之前已经介绍过的《朗读手册》以及未读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不知道其他...
评分不知道是因为年龄渐长,还是由于身边朋友同事的话题都开始转变成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开始逐渐关注并思考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自己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总结了一些方法与策略,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还是觉得为我推开了另一扇门,从全新的角度让我理解了很多问题。 身边一...
读到一半了,这本书就是在教我们怎样学会尊重,其实不仅仅是对小孩,对我们身边的长辈,爱人都是一样的!
评分民主是本书的前提。
评分非常好读的一本书,以对待孩子民主独立为前提,从分析孩子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心理动机,不要对孩子“过度关注”,避免陷入与之的“权力之争”,适用于两岁以上的孩子,值得反复阅读~最关键是这本书比较厚实,用来打屁股比较有质感~
评分看序言第一感觉有点乱,后来却发现除了开头两张引导,正是总结了孩子的4类典型挑战给父母、给家长,非常实用!个人觉得新观点主要集中在孩子的错误目标(第4章)以及15、16章的具体例子,关注与权力之争一直是亲子之间出现问题的本源,学会平等和孩子对话也叫嚣了好久但是真正能做到不拿父母权威出来无意识“控制”与让孩子觉得低父母一等的又能有多少人。鲁道夫这本书虽然很久之前已经出版,却一点都不过时还非常有实际具体意义,建议父母应该多翻翻,不怕自己改正不了,只要时常温习与常记心间。
评分已购。非常赞的育儿书,今后很有必要再读一遍。孩子的四大错误目标:追求过度关注、权力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全书基本围绕这些展开。具体方法,多数比较同意,少数存疑。当然方法还是写得简略了一些,很多情况应该不是作者这么三言两语就可以圆满解决的。但是,这本书可以作为拓宽思路的一份提纲。【呃。。。想想还是挺害怕养小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