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诸神

拜谒诸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任剑涛
出品人:
页数:3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5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60246
丛书系列:中国政治发展与比较政治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政治哲学
  • 思想史
  • 政治理论
  • 学术
  • 哲学
  • 2014
  • 需要电子版
  • 奇幻
  • 神话
  • 史诗
  • 冒险
  • 宗教
  • 神秘学
  • 命运
  • 英雄
  • 神祇
  • 仪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对现代主流的三种政治价值形态——自由主义、共和主义与保守主义,进行了观念史梳理,并且对他们共同关注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力图在“诸神之争”的现代政治理论处境中,寻求各种价值观念的兼容。

论述围绕紧密联系的三大论题展开:一是“诸神之争”状态中凸显的现代政治价值的主流与支流,以及它们之间逐渐呈现出来的合流趋势;二是“诸神之争”情境中显现的、共同关注的政治理论问题,诸如政治理论的建构基点、扩展视野、创新方式等等;三是“诸神之争”的政治理论建构所蕴含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进路。

全书视野广阔、分析深入、逻辑性强、说理透彻,对现代政治理论的处境、发展现状与方法进路,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探究,值得所有关注和思考现代政治问题的读者悉心阅读。

作者简介

任剑涛,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98-1999年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合作研究员,2010年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兼任国内数所大学的兼职或客座教授,数家期刊的学术委员或编辑委员。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中国政治和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1992)、《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1999)、《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2003)、《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2004),《政治哲学讲演录》(2008)、《建国之惑——留学精英与现代政治的误解》(2012)、《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究》(2013)等十余种。

目录信息

导 论 “诸神之争”:现代政治理论的价值纷争与整合/1
一 神人揖别:从一神统治到诸神纷争/1
二 作为价值之争的诸神之争/5
三 诸神之争的学术意涵/10
四 拜谒诸神:价值整合值得尝试吗/14

上编 “诸神”与政治价值的论争
第一章 为现代政治秩序背书——以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为核心/21
一 推高政治学宏大叙事/21
二 现代政治秩序的三大要件/25
三 颠覆性的论述/28
四 另类的“单一现代性”?/32
第二章 尊崇正义与自由至上:对罗尔斯和诺齐克的纪念性评介/36
一 罗尔斯与正义论说时代的终结/36
二 诺齐克的意义:自由不可须臾忽视/41
三 罗尔斯与诺齐克的分歧与共识/44
第三章 政治决断、政治行动与制宪权:施米特、阿伦特革命解释的效度分析/49
一 革命与制宪/49
二 互见的缺陷/53
三 从政治到法律/55
四 常识之外/59
第四章 我们该如何做是好:迈克尔·桑德尔《公正》的书人与书事/62
一 《公正》:书外的人与事/62
二 《公正》:聪明而不睿智的通俗读物/66
三 《公正》:道德极端情形的常态化处置/71
四 从《公正》看开去:中国语境中的延伸性话题/77
第五章 保守地议政:还原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面目/83
一 保守主义的精神气质/83
二 保守主义的政治—政策关注/86
三 保守主义的政治价值/92
第六章 “不为激情所扭曲”:政治信仰与凡人历史
——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95
一 历史学家的符号化信仰/95
二 “信仰”的退隐与“历史”的浮现/98
三 英雄史观与凡人史观的决断/100
四 史家的畛域/104

中编 “诸神”与政治聚讼的问题
第七章 论积极公民: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公民定位分析/109
一 消极公民:共和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批评/109
二 积极公民:共和主义的吁求/114
三 消极自由不等于消极公民:自由主义的理解/118
四 一个平衡摆/124
五 公民再造:共和主义的自由主义归宿/130
第八章 作为共同体验的民族:对一个政治哲学命题的解析/137
一 民族与共同体验/137
二 两个向度/141
三 心灵习性:民族共同体的根柢/148
四 想象的共同体,还是共同体的想象/152
第九章 政治伦理:个人美德,或是公共道德/158
一 何谓政治伦理/158
二 确认政治伦理性质的两个前提/161
三 政治伦理的社会依托/165
四 作为公共道德的政治伦理/168
第十章 在一致与歧见之间: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问题/172
一 事实与价值的疏离/172
二 发生学歧见/175
三 “全球”价值,还是全球“价值”/177
四 底线特质/180
第十一章 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184
一 问题的提出/184
二 国家理性:概念的界定/187
三 “国家理性”的知识史考察/189
四 “国家理性”的政治史分析/194
第十二章 政治重塑文化——以哈里森《自由主义的核心真理》为论题/197
一 重视文化对发展的作用/198
二 辨析趋向或阻碍进步的文化结构要素/200
三 文化变迁与社会进步/203
四 在变迁中重塑文化/205
五 三种核心真理/208

下编 “诸神”与政治研究的进路
第十三章 祛魅、复魅与社会秩序的重建/215
一 “祛魅”的遗漏:“现代”对个人信仰世界的轻忽/215
二 “复魅”的提示:现代生活结构中宗教的价值/219
三 社会秩序:人心内在安顿与政治外部保障/224
四 重申宗教价值:如何避免以无神论的逻辑处置有神论的问题/230
第十四章 方法引导下的政治理论:对政治哲学、政治生活与研究方法的关联思考/236
一 一场争论的发散效应/237
二 规范政治理论的霸权/242
三 实证方法的流行与阙失/248
四 方法的意义/255
第十五章 重提规范方法:政治学研究如何平衡规范与实证的方法偏好/261
一 规范研究有方法吗/261
二 规范方法的结构要素/266
三 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互斥的还是互利的/271
四 规范方法的研究实践/275
第十六章 中西政治思想比较的正当性问题/280
一 两类质疑/280
二 正当性依据/283
三 辩护进路/285
四 比较的合理定位/287
第十七章 政治思潮的西学东渐/290
一 援引西学的功利心态/290
二 自由主义进入中国的先声/292
三 激进思潮的西方奥援/295
四 自由主义的主流僭称/297
五 国家主义的时潮/299
六 托克维尔的自西徂东/301
七 寻求原创的政治致思/304
第十八章 现代政治生活中的求新癖与超越癖/307
一 现代政治生活典范的形成/307
二 现代典范的内在张力:求新超越癖好的继生动力/313
三 求新癖与超越癖的构成形态/318
四 求新癖与超越癖的原生动力/325
五 现代政治生活的辩护问题/331

跋 政治理论在中国,或中国的政治理论——评《政治理论在中国》/339
一 语境确认/339
二 方法意识/343
三 理论指向/347
后 记/35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诸神之争是出现在西方的、典型的现代现象。如果说一切关乎价值主张的论说都是“政治”的话,“诸神之争”就是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价值之争的鲜明体现。作者深入浅出地梳理和分析了对于“诸神之争”的含义,值得一读。  

评分

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保守主义,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意识形态,在现代性的语境下,这些种种的“主义”代替了传统社会的“诸神”,成为了政治生活的指导。而这些“现代的诸神”,正是人类自身所创造的诸多理想、信念和真理,现代人追求这新的信仰,却又在追寻中迷茫,甚至被其所戕...  

评分

通常以“诸神之争”来形容现代政治理论的复杂局面:基于各种价值立场的政治理论大家,各自建构了自成体系、难以兼容、相互攻讦的理论阵营。这是在中世纪之后,统一的神权被打破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价值局面。任老师的书写的还挺不错的,逻辑性强、说理透彻,对现代政治理论的处...  

评分

诸神之争是出现在西方的、典型的现代现象。如果说一切关乎价值主张的论说都是“政治”的话,“诸神之争”就是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价值之争的鲜明体现。作者深入浅出地梳理和分析了对于“诸神之争”的含义,值得一读。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杂乱,但有启发。

评分

魏玛共和国自由主义当权者对于政治操作的失当,在施米特的政治就是要区分敌友的论述中已经全数显示出来。作为一个借鉴像英国那样的政治经验的共和国,魏玛共和国确实没有解决好后起的现代国家在制宪权问题上与英国那样的原发内生性自由主义宪政国家制宪(无论在制宪权问题上,还是在制宪的法规渐进形成上)的重大差异。也许这正是施米特有意轻视英国革命而重视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原因。而也许更是施米特看重法国革命的制宪权,相对忽略美国经验的原因。基于对革命以自由为目的的定义,阿伦特认为法国革命没有建立起保障自由的共和国,因此是失败了。而美国革命建立起了捍卫(共和主义意义上的)自由的国家,因此是成功的。而且,以她对于劳动、工作与行动的划分,她认为美国革命体现了一种革命者互动的积极特性。两人不约而同对于英国革命有意“忽略”

评分

原来我思考的很多问题,任剑涛老师已经思考过了。除了思考外,或许下一本书会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吧

评分

书如其人,快言快语,一股气……

评分

还是归于入门书目,很多内容的讨论流于形式,是一本政治学的通识书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