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博尔赫斯 诗歌 文学评论 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文学 拉美文学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2-02
诗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演讲集。一九六七年秋,博尔赫斯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邀,就诗的地位、隐喻模式、小说与诗、音韵与翻译等展开六讲。讲座录音带在图书馆尘封三十多年后,由时任西安大略大学现代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的凯林–安德•米海列司库整理出版。全集广征博引,涉及从古至今诸多文学现象,又有着口语化文本的不拘形式感,娓娓道来,收放自如,“《诗艺》是一本介绍文学、介绍品位,也介绍博尔赫斯本人的书……博尔赫斯跟历代的作家与文本展开对话,而这些题材即使是一再反复引述讨论也总还是显得津津有味。”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5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芙、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1986年6月14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我们都只阅读我们喜欢的读物——至于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一定是我们想要写的,而是写得出来的。”
评分“我们都只阅读我们喜欢的读物——至于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一定是我们想要写的,而是写得出来的。”
评分图书馆翻的,文字皆比喻
评分博尔赫斯1967-1968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座的六场诗学演讲,畅谈诗的定义、文字与隐喻、史诗的过去和未来、诗歌翻译、诗歌的地位和诗人的信条等,他博闻强识,纵论古今挥洒方遒,而且,真诚得让我吃惊。同时,他的观念也不乏傲慢和偏见(为数还不少),某些方面他的视野谈不上宽阔,他心目中的美的文学大致都属于日耳曼语系(还有他的母语文学),某些方面他观点暧昧(这种谨慎与他的偏激直接,显得格格不入)。他认为诗就藏在街角的某处(所谓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激情与喜悦的符号表现;人们应该抛弃历史观和自我意识的束缚,从“当下”进入诗歌的审美与创作,因此,对意义的追寻不再重要,忠于自己的想象则是(他求诸自己的)诗人的首要职责;文本的最终完成需要依靠读者的合作(某种程度上,误读就是文学的生命和魅力所在。或说不存在误读)。
评分想起谈艺录和七缀集,特别是翻译一篇,同样的意大利谚语。作为讲演录,不像钱氏的书里那样可以圆润地展现一个比喻的诸种变化。两度引用的弗罗斯特的诗(页41和138-9)在美剧基本演绎法第一季某集华生送的黑暗挂锅、画上有,大概是中文洗衣店那集。如今读者多懈怠,读不懂先怪翻译,要不主张学语言读原文,则欣赏不到好的译文。不过大而化之的概括总不如针对性的细节来德精准。如此例子有时比理论重要,因为那些片段常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应该主张这样一种博学的复兴:充分欣赏每一独特个体的美,哪怕只有片段哪怕只有声音。在言说具体的时候书本才活了起来,在记起词句的时候真实才浮现出来,在遗忘之后读者开始变成作者。难得有一则他人的评论,那些夸赞如调料,令肉食更美味。
博尔赫斯最近大概是个热门人物。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诗感兴趣,末了还会读一点诗论。在今天,诗似乎处在某种尴尬境地,有点枯燥、有点干瘪、有点自绝于人世。我想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最佳抒情方式是歌曲。诗,除了文艺青年之外,大概少有人问津了。 这里首先有一个问题,为...
评分 评分 评分将博尔赫斯确定为我的同道的正是因为他的这本谈艺录,虽然技不如人(他),但好歹还有点儿信心去说自己的创作观跟他是有许多契合的地方吧。这样一本讨论创作,讨论对诗歌的理解,讨论如何运用隐喻等等的书,语言如此朴实平易近人,实在不得不让我万分感谢博氏的慷慨。在读这本...
评分许多老师最近都提诗人冯至,就买了《十四行集》来看,拿到书有些失落,排版和纸质不是一本诗集该有的样子。还有本身也很难去读一本纯粹的诗集,反倒觉得《诗艺》《空间的诗学》这样半呈现半评论式的书更能进入。 前几天舍友讲她更愿意用一段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情感,而不愿用诗。...
诗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