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败叶》为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成名作。故事发生在《百年孤独》的小镇马孔多。描述了马孔多镇一家祖孙三代在一个大夫死后为其收殓的半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折射出小镇被香蕉公司侵入后二十余年来的变迁。因其具有《百年孤独》雏形而被誉为“《百年孤独》序篇”,开启了马尔克斯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55年《枯枝败叶》问世。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的文学标杆”,影响滋养了包括莫言、余华、刘震云、格非等在内的几代中文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短篇小说集《礼拜二午睡时刻》,自传《活着为了讲述》,非虚构文学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等。
精彩书评
《百年孤独》那么负有盛名,总觉得在读之前要先认识一下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 于是先读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痴痴等着退休金的老上校,老伴儿每天唠叨,儿子因斗鸡被杀死。但他总不愿放弃那最后的希望。 在《枯枝败叶》里,也有一位上校。那位医生拿...
评分很多年后,马尔克斯常会说起他年轻时那几个著名的故事。比如他少年时在阁楼上,初读到卡夫卡《变形记》那著名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时,曾经大呼“原来如此!”——他发现,隔着大西洋的卡夫卡先生,与他...
评分(生活新报 / 何惠子) 其实,我还觉得马尔克斯是温情悲悯的。在《枯枝败叶》开始前,马尔克斯引用一小段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的台词。这部戏剧是说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因违抗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反叛城邦的兄长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这是一个悲情的...
评分 评分(生活新报/ 何惠子) 止庵说,马尔克斯是狂暴的,我深以为然。《枯枝败叶》开头,“这是我第一次瞧见死尸”,这是11岁孩子的陈述。没有情感,没有温度。在随后的几分钟里,这小人儿在又热又闷的停尸房里描述死者的样子,他像一个“刚吵过架的、怒气冲冲、完全清醒的活人”。...
等待腐朽的麻木和转移视线的逃避眼光的仇恨
评分香蕉公司 马孔多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都是老朋友了,看来有必要回顾下百年孤独和霍乱,都没啥印象了。叙事手法上有变化,所以人物视角常处混乱状态,这感觉很熟悉,就是传说中的祖传多视角吧。这本书远没有其他几本讲故事来的流畅,“枯枝败叶”背后的隐喻也不甚明朗,查了查《布里斯托年鉴》没个结果。读后感一般般吧,三星半
评分多重视角,重复的对话和记忆碎片,很多元素以后还会出现,喜欢几处描写阳光照进房子的瞬间——“阳光一下子冲进来,如同一只猛兽破窗而入,一声不响地东跑西窜,淌着口水,四处闻嗅,狂暴地挠着墙壁,最后,在这牢笼里找了个最阴凉的角落,悄悄地卧了下去。”
评分风格确实是马尔克斯的风格 有一点故意卖弄悬疑的意味 不是很喜欢
评分读完之后才知道这是作者的处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