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谈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威利斯·巴恩斯通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2
译者:西川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578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博尔赫斯
  • 外国文学
  • 访谈
  • 谈话录
  • 文学
  • 拉美文学
  • 随笔
  • 阿根廷
  • 博尔赫斯
  • 文学
  • 哲学
  • 对话
  • 阿根廷
  • 现代主义
  • 迷宫
  • 虚构
  • 智慧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重大影响。

1976年, 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参加了一系列有关他的生平与创作的对话活动。1980年春,他作为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纳,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他还访问了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一路上边走边谈。本书为这两次美国之行中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共十一篇对话,涉及博尔赫斯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点。

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博尔赫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耄耋之年炉火纯青的思想,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

本书为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作者简介

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生于缅因州刘易斯顿,先后就读于鲍都因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退休前为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于1975–1976年执教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84–1985年作为富布莱特教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出版著作四十余种,曾获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奖、古根海姆基金会奖修金,两次获普利策奖提名。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学教授。曾短期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2009)。出版有六部诗集、两部随笔集、两部评著、一部诗剧。此外还译有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盖瑞•施奈德等人的作品。曾获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等。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二十多个国家的报刊杂志。纽约新方向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英译《蚊子志:西川诗选》,该书入围2013年度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并获该年度美国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

目录信息

原序
1.神秘的岛屿
为什么不谈谈另一座神秘的岛屿?为什么不谈谈曼哈顿?当一个人想到曼哈顿,他就会想到纽约这座大众的城市。不过它会使你失明,就像太阳会使你失明。太阳当然是神秘的。据我们所知,只有鹰能够直视太阳。我无法一睹纽约,不是因为我双目失明,而是因为纽约使我失明,与此同时我又爱着它。当我说到纽约时,我立刻就想起了沃尔特•惠特曼。
2.当我醒来
当我醒来,看到的是糟糕的事情。我还是我,这令我惊讶不已。
3.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
因为我发现我是在逐渐失明,所以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沮丧的时刻。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那时我是国家图书馆馆长,我开始发现我被包围在没有文字的书籍之中。然后我朋友们的面孔消失了。然后我发现镜子里已空无一人。
4.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尔赫斯代表着我所嫌恶的一切……
我只代表我自己……
5.人群是一个幻觉
人群是一个幻觉……我是在与你们个别交谈。
6.但我更偏爱做梦
我想我重形象胜过重观念。我不善于抽象思维。正如希腊人和希伯来人所做的那样,我倾向于以寓言和隐喻的方式而不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是我的看家本领。当然我不得不时而做一些笨拙的推论,但我更偏爱做梦。
7.作家等待着他的作品
请允许我似是而非地说——既然我们都是朋友,我为什么不能这样说——作家等待着他的作品。我想一个作家始终被他写出的东西改变着。所以他开头写下的东西也许并不合他的心愿。而倘若他继续写下去,他将发现那些东西总是在把一只铃铛敲响。
8.时间是根本之谜
我想时间是一个根本之谜。其他东西顶多是神秘的。空间并不重要。你可以想象一个没有空间的宇宙,比如,一个音乐的宇宙……时间问题把自我问题包含在其中,因为说到底,何谓自我?自我即过去、现在,还有对于即将来临的时间、对于未来的预期。
9.我总是把乐园想象为一座图书馆
我知道我命中注定要阅读,做梦,哦,也许还有写作,但这并非我非做不可的事。我总是把乐园想象为一座图书馆,而不是一座花园。
我们也被埃德加•爱伦•坡所创造。这是位璀璨的梦想家、悲哀的梦想家、悲剧性的梦想家。
10.噩梦,这梦之虎
我时常为噩梦所困扰。我感到,如果我是位神学家——幸亏我不是——我就会找到赞美地狱的理由……噩梦会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恐惧。噩梦,这梦之虎。
11.面对镜子我始终心怀恐惧
面对镜子我始终心怀恐惧。在我儿时家里放着些讨厌的东西。有三面大镜子竖在我的房间里。还有那些光滑可鉴的红木家具,就像圣保罗圣书中描写的晦暗的镜子。我害怕它们,但我是个小孩,什么也不敢说。
后记:天言智者 / 威利斯•巴恩斯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唯我论的错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版《博尔赫斯谈话录》后面谈到了唯我论,文中说到唯我论人们都对其批评,但没有展开讲。我想唯我论的不受欢迎有两个原因,从宗教上来说它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从价值观方面来说我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而不是我死了有你活着,或者你死了有我活着...  

评分

一、绪论 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晚上七点,西川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2教室开了《向博尔赫斯提问》的讲座。此讲座由北京大学未名讲坛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合办之。 我在讲座活动一发布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去了,与博尔赫斯一样,我很没有世俗时间性概...  

评分

整本书读完深感自己文学素养匮乏如黄土高坡,只能从中汲取目前能理解到的部分。也自觉若非自己能力足够强大,即使给予我与智者交谈的机会,那也只能是机会白白的浪费与流失。 博尔赫斯中年失明,他谈到“阅读”时有这样的两段论述。 1980年3月在纽约笔会俱乐部:“如果一本书...  

评分

2014年从书店里买回这本书,一直没有看过,因为谈话录在我看来就像鲁豫有约一样,即便访谈对象是从高中粉到现在的博尔赫斯,即便是在1980年代的纽约,mit,哥大,印第安纳大学。阅读它的契机是这周二的晚上梦见博尔赫斯,可惜不是他一贯的绅士派头,更像一个狂热的geek,我看见...  

评分

唯我论的错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版《博尔赫斯谈话录》后面谈到了唯我论,文中说到唯我论人们都对其批评,但没有展开讲。我想唯我论的不受欢迎有两个原因,从宗教上来说它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从价值观方面来说我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而不是我死了有你活着,或者你死了有我活着...  

用户评价

评分

题外话,艾柯说得对,书是会相互交流的,有时候不知道究竟是读了许多书,还是只读了一本书。

评分

天堂就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啊,真是一个睿智又谦逊还带点儿幽默的可爱的小老头。这本谈话录涉及了他对宗教、文化、哲学等诸多观点,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幸福的共鸣感。

评分

因为我发现我是在逐渐失明,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沮丧的时刻。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那时我是国家图书馆馆长,我开始发现我被包围在没有文字的书籍之中。然后我朋友们的面孔消失了,然后我发现镜子里已空无一人。

评分

一个没读过博尔赫斯作品的人看得津津有味的

评分

太喜欢博尔赫斯了,睿智可爱的老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