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政治

記憶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發展齣版社
作者:周海燕
出品人:
頁數:39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1
價格:CNY 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497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集體記憶
  • 曆史
  • 政治社會學
  • 周海燕
  • 政治學
  • 近代史
  • 記憶
  • 記憶
  • 政治
  • 曆史
  • 權力
  • 敘事
  • 社會
  • 文化
  • 身份
  • 權威
  • 時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書是南京大學周海燕副教授曆經七年、通過多次多地實地研究和紮實文獻研究完成的博士論文。

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學政治係講座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 Nicola Spakowski(德國弗賴堡大學社會學教授)、周曉虹(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三位 先生為該書作推薦並代序:

就當代中國政治及社會史研究而言,周海燕關於大生産運動的著作,有著傑齣的貢獻。關於黨治如何掌控民眾對復雜曆史事件的記憶,周著闡明瞭它的基本模式與諸種內涵,其意義遠超個案研究。

這一運動的過程,是關於威權統治與政權閤法性的寶貴課程;對毛時代的中國如此,對後毛時代的中國亦復如是。

——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政治學教授Elizabeth J. Perry(裴宜理)

大生産運動是中國共運史的一個轉摺點:在戰爭中形成的政治結構和政治模式,後來成為戰後中國社會的核心特徵。然而,我們對這場運動知之甚少,甚至於那些我們篤信不疑的事實,也不過是在宣傳“南泥灣精神”的過程中建構起來的諸種神話的一部分。

周海燕的著作改變瞭這一狀況,她用關於政體閤法性和記憶政治的分析框架,嚮我們敘述瞭一個真實的大生産運動,以及黨是如何將“南泥灣精神”作為政治工具和政治建構、以動員民眾達成諸種目的的過程。

從三五九旅,到英雄的模闆化、政治口號的創造,再到曆次喚起“南泥灣精神”的熱潮,直到當下作為商業工具的“紅色旅遊”,周著還延展瞭南泥灣的完整敘事。

通過展現一場著名政經運動的建構與再建構,《記憶的政治:大生産運動再發現》透視瞭共産主義中國的曆史。該書堪稱學術著作之典範:言其中肯,察其關鍵,思之明悟,讀之愉悅。

——弗萊堡大學漢學係主任、曆史學教授Nicola Spakowski(史明)

以社會記憶和話語分析理論為基本框架,圍繞1940年代初陝甘寜邊區的“大生産運動”及其後形成的各類敘事文本作話語分析,周海燕厘清瞭有關“大生産運動”的社會記憶不斷被建構的過程,揭示瞭權力和話語在其間相互糾纏的關係,並對大生産運動及其相關記憶進行瞭相當深刻的解讀。

憑藉豐富的田野資料和曆史文獻,作者確證瞭一個堪稱精湛的解釋框架。在這一框架之下,“大生産運動”不僅是中國共産黨為解救因經濟睏難而麵臨的政治閤法性危機所做的戰時應急性政治動員,同時也是運用“勞動”手段對人群進行社會改造和社會控製的基本過程。在此基礎上,作者揭示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組織起來”、“魚水清深”和“官兵一緻、人人平等”等核心語義代碼,是如何建構大生産記憶的核心——“南泥灣精神”的。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周曉虹

著者簡介

周海燕,1972年生人,1990年進入南京大學中文係新聞專業就讀,先後獲得新聞學學士、新聞學碩士學位及社會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係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南京大學傳媒教學示範中心新聞采編實驗室主任。2013-2014年哈佛燕京訪問學者,曾前往美國哈佛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德國弗萊堡大學等高校進行學術訪問。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1南泥灣敘事:記憶建構與認同塑造
2話語、社會記憶與權力:社會史研究的一種路徑
3大生産運動:既有結論與“再發現”的可能
第二章紅色政權的閤法性危機
1厚土之上的凋敝古城
(1)徵戰之地
(2)地理、經濟與社會發展
2陝甘寜邊區的政策製定與民眾認同
(1)認同聚閤的基礎
(2)政治動員、民眾參與與基層組織建設
(3)意識形態的輸入
3繁榮下的危機
(1)公糧危機
(2)閤法性基礎的動搖
第三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危機下的緊急政治動員
1“大生産運動”的提齣與神聖意義的賦予
(1)邊區危機的真實起因
(2)政治議題的神聖性賦予與認同建構
2議題的政治動員
(1)勞動競賽:規訓與激勵
(2)典型生産:紅色偶像的誕生
3紅色符號體係的形成
(1)紅色民歌的符號生産
(2)秧歌劇中的符號生産
(3)延安木刻中的符號生産
第四章南泥灣精神:核心記憶代碼的形成
1“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的記憶
(1)兩場戰爭和一條齣路
(2)“自己動手”:從“齣路”到“道路”
2“組織起來”的記憶
(1)改造二流子:遊民規訓與懲戒
(2)變工與紮工:農業閤作化運動的先聲
(3)“生産—整風”雙重規訓:知識分子的道路
3“魚水情深”的記憶
(1)“拜師”
(2)“納諫”
4“官兵一緻,人人平等”的記憶
(1)領袖乾部的生産傳奇
(2)傢國同構的紅色敘事
第五章模範是如何塑造的
1“南泥灣政策”:魚水情深的屯墾傳奇
(1)從“爛泥灣”到“南泥灣”
(2)三五九旅的集體人格塑造
(3)生産與戰鬥,不朽的神話
2吳滿有方嚮:首個“典型人物”的誕生與遺忘
(1)誰能成為“吳滿有”
(2)翻身、感恩與革命
(3)被符號化的吳滿有
(4)記憶的係統性剝奪及其民間抗爭
3趙占魁運動:工會整風中竪起的紅旗
(1)清查“壞分子”
(2)發現“好人”趙占魁
(3)新式勞動者的政治人格塑造
(4)整風中的思想改造與社會記憶重構
第六章話語即權力:大生産記憶的三次重構
1“人定勝天”:1960~1966年的《人民日報》大生産記憶話語分析
(1)話語對象和話語主體
(2)話語主題及其闡述模式
(3)話語的社會影響
2“到農村去”:1970~1978年的《人民日報》大生産記憶話語分析
(1)話語對象和話語主體
(2)話語主題及其闡述模式
(3)話語的社會影響
3“艱苦奮鬥”:1989年6月~1996年的《人民日報》大生産記憶話語分析
(1)話語對象和話語主體
(2)話語主題及其闡述模式
(3)話語的社會影響
第七章作為地理實在的南泥灣:紅色記憶與中國現實
1空間敘事中的紅色記憶建構
(1)精心復原的“革命遺産”
(2)被安排的敘事史
(3)行動者的四種模式
(4)生産勞動體驗教學:一次完整的記憶建構
2村落記憶與中國現實
(1)飢餓、生産與鬥爭
(2)三次“新農村建設”的記憶
(3)分裂的村莊
(4)紅色記憶經濟學
結論大生産記憶與中國道路
1作為戰時緊急政治動員的大生産運動
2作為政治閤法性資源的大生産運動
3作為規訓手段的大生産運動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周海燕:《记忆的政治》,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 20180415草就 过去的似乎已经过去,而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我再无比怀念我的故乡,她都在每天发展变化,我再也找不到逝去的过往时光。我喜欢回忆,因为我背书的记忆力虽然不好,却擅长记住生命里点点滴滴的小故事,我会常常...

評分

周老师这个作品是毕业论文改的,可惜附件没加上略感遗憾。 对老红军GWS的采访有点意思,现在敢调查这个的人不多,G老爷子胆子也不小。 另外书中也是有错误的,比如把人名搞错了,写日记的不是吴玉章,是谢觉哉。  

評分

周海燕:《记忆的政治》,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 20180415草就 过去的似乎已经过去,而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我再无比怀念我的故乡,她都在每天发展变化,我再也找不到逝去的过往时光。我喜欢回忆,因为我背书的记忆力虽然不好,却擅长记住生命里点点滴滴的小故事,我会常常...

評分

周海燕:《记忆的政治》,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 20180415草就 过去的似乎已经过去,而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我再无比怀念我的故乡,她都在每天发展变化,我再也找不到逝去的过往时光。我喜欢回忆,因为我背书的记忆力虽然不好,却擅长记住生命里点点滴滴的小故事,我会常常...

評分

周海燕:《记忆的政治》,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 20180415草就 过去的似乎已经过去,而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我再无比怀念我的故乡,她都在每天发展变化,我再也找不到逝去的过往时光。我喜欢回忆,因为我背书的记忆力虽然不好,却擅长记住生命里点点滴滴的小故事,我会常常...

用戶評價

评分

史的部分比論的部分強(瑕疵也不少) 國內學者還是基本的理論和哲學修養欠瞭火候,總有亦步亦趨,捅不破那層窗戶紙的感覺

评分

重讀加星,時勢使然。個案老套維度齣奇,觀點熟悉素材新穎,框架清晰行文生動。顯新傳本位,重話語分析,措辭頗大膽,結論你懂的。呈現記憶操控機製未免完美,田調歧異模糊之處尚可挖掘。理論資源二手偏多,福柯康納頓權力等直接套用,敘事認同等相關思路欠缺。章三節3高能。

评分

史的部分比論的部分強(瑕疵也不少) 國內學者還是基本的理論和哲學修養欠瞭火候,總有亦步亦趨,捅不破那層窗戶紙的感覺

评分

二手史料確實比較多,論述邏輯也有小錯誤。但整體來說還是對大生産運動進行瞭完全突破常規的解讀,權力和話語的理論運用也非常精準。重讀降星,觀點先行,立場預設太過嚴重。

评分

二手史料確實比較多,論述邏輯也有小錯誤。但整體來說還是對大生産運動進行瞭完全突破常規的解讀,權力和話語的理論運用也非常精準。重讀降星,觀點先行,立場預設太過嚴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