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国(上)

城乡中国(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周其仁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0969
丛书系列:城乡中国
图书标签:
  • 周其仁
  • 经济学
  • 城镇化
  • 社会学
  • 城市化
  • 中国
  • 经济
  • 社会
  • 城乡发展
  • 社会变迁
  • 中国研究
  • 地方治理
  • 现代化进程
  • 人口流动
  • 土地制度
  • 文化差异
  • 区域经济
  • 城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城乡中国》内容介绍: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

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中国发展中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都在城乡之间。周其仁教授在《城乡中国》中指出,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状况的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是搞不起来的。因此,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成为政府、大众、舆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问题。

5年来,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陆续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调查了中国很多地方城乡的情况,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将城乡之间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娓娓道来,试图增加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认识,找出沸沸扬扬的城镇化改革的症结,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分隔。也期望让更多的读者通过《城乡中国》了解和思考今日的中国和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和触发点。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公共经济学家等。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已出版作品有《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收入是一连串事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数网竞争》《产权与制度变迁》等。其中《货币的教训》与《论中国》和《乡关何处》同获2012年新浪年度十大好书。

目录信息

“城乡中国”开篇的话
|第一部分|城市的功用|
城市的能耐
经济密度甚于人口密度
探查方法的一个交代
抑制城市成长的传统原因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城市化滞后拖累经济转型
重工轻城,由来已久
城市偏向导致城市化滞后
|第二部分|自由乃城市之基|
录以备考的迁徙自由
限制迁徙自由的理由
老大哥的坏榜样
制度安排非同小可
城乡分割影响深远
经济自由是城市化的根基
城市化加速的第一推动
政策背后是权利安排
抽象的目标很重要
用抽象的原则保障具体的自由
城市化的权利不平衡
|第三部分|地权的演变路向|
土地产权的变化线索
先国有化、再市场化的由来
土地急就章的得与失
香港地制的另一面
民地是如何转为官地的
城市土地国有化之谜
城市土地国有是全盘土地国有第一步
国家权力与国民财产的边界移动
城市设立程序与城市边界
国家进入居民私产的跳板
|第四部分|主导机制的分叉|
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呼之欲出
征地权是行政主导城镇化的一把利器
这又是哪一门“市场竞争”
画地为牢的土地资源配置
“还权赋能”,意义不凡
说说“还权赋能”的来历
从放权到还权
如何应对改革触发的深层风险
|第五部分|确权走新路|
“确权”究竟何难之有?
“血战到底”的悬念
兰田村的重要一课
数目字的城乡差别
土地不准流转的由来
“土地转包”开了第一个口子
厘不清使用权,何来转让权
湄潭的贡献(上)
湄潭的贡献(下)
告别苏联特色的集体经济
拖泥带水的新体制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看了一半,确实很生动,深入浅出。但是在开篇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重农轻商的原因我觉得并不尽然。个人感觉有以下几点: 1.中国幅员辽阔,古代生产力的限制,决定了只有人口规模才能形成农业的规模,且农业对于朝代生存的重要性,决定了封建王朝不可能鼓励人民去从事商业。当...  

评分

周其仁经历过十年下乡知青生活,又追随百岁老人(2013年100岁)杜润生参与了1982-1986年五个中央一号农村改革与发展文件的制定,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亲历者。1989年,他又到美国接受了硕士和博士的系统训练,从而具备了从历史和理论两个视角看待城乡界线的本领。同时...  

评分

刚听周其仁老师的讲座中的农村改革一节就来看书了,因为对农村的了解还是过少,所以这部接地气的作品对我了解土地意义重大。 顺着这个思路,去看看周其仁老师的解读。 开头,作者有一个例子引起读者思考:为什么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之比偏低?即同样...  

评分

乔布斯在2005年的斯坦福演讲中说:生活中的事件就像一粒粒珍珠,只有日后不经意穿起时你才能意识到冥冥之中的神奇。我想,周其仁在写《城乡中国》的系列专栏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叹。文革中10年大兴安岭的猎人生涯让他亲近东北黑土地;在杜润生门下他走乡串户在农村调研,参与到了...  

评分

城乡中国 周其仁 2017 一、城市的功用 城市的起源是初级产品贸易的集市。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交易批量增长、交易半径延伸、交易复杂程度提高,需要集中更多的资本——人力以及非人力的——参与其中,当然也因此需要更为完备的对财产权利的保护,城市孕育而生。 施坚雅(G. W. ...

用户评价

评分

周其仁先生对有关土地权利的政策法律的变迁是一以贯之的关注,在书中读到李春城时我恰在双流机场,周其仁对李春城的口才多有褒奖,如今时过境迁李春城已然身陷囹圄,真是让人感慨

评分

简明,清晰,一手材料。

评分

13/9/7 梳理清楚不少中国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的基本问题,只是上半册。

评分

周其仁先生对有关土地权利的政策法律的变迁是一以贯之的关注,在书中读到李春城时我恰在双流机场,周其仁对李春城的口才多有褒奖,如今时过境迁李春城已然身陷囹圄,真是让人感慨

评分

五组文章,基本上讲透了中国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由来和演变历程,也让造成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等问题的原因一目了然。深入浅出,逻辑清晰。CCER的诸位老师里,周其仁老师和汪丁丁老师的书,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