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国》内容介绍: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
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中国发展中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都在城乡之间。周其仁教授在《城乡中国》中指出,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状况的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是搞不起来的。因此,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成为政府、大众、舆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问题。
5年来,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陆续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调查了中国很多地方城乡的情况,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将城乡之间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娓娓道来,试图增加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认识,找出沸沸扬扬的城镇化改革的症结,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分隔。也期望让更多的读者通过《城乡中国》了解和思考今日的中国和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和触发点。
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公共经济学家等。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已出版作品有《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收入是一连串事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数网竞争》《产权与制度变迁》等。其中《货币的教训》与《论中国》和《乡关何处》同获2012年新浪年度十大好书。
书看了一半,确实很生动,深入浅出。但是在开篇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重农轻商的原因我觉得并不尽然。个人感觉有以下几点: 1.中国幅员辽阔,古代生产力的限制,决定了只有人口规模才能形成农业的规模,且农业对于朝代生存的重要性,决定了封建王朝不可能鼓励人民去从事商业。当...
评分扯这篇的时候,我已经看了一半华生写的《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我原本的理解怕是有点偏差了。 偏差主要在拆迁赔付这一块儿。我在上篇中写的那个例子,是增减挂钩政策的第一次试验,卖地的收益,大部分落入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手上,而拆迁户只得到了极少部...
评分 评分乔布斯在2005年的斯坦福演讲中说:生活中的事件就像一粒粒珍珠,只有日后不经意穿起时你才能意识到冥冥之中的神奇。我想,周其仁在写《城乡中国》的系列专栏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叹。文革中10年大兴安岭的猎人生涯让他亲近东北黑土地;在杜润生门下他走乡串户在农村调研,参与到了...
评分周其仁上个世纪80年代参与农村发展问题的研究,深入到基础一线考察,长期撰文讨论农村问题,此前很多文章出书成册,我也读过两、三本。因此,中国农村发展的相关研究讨论我会比较关注周其仁的著作。 本书总共分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的功用,集中于对中国目前城市化滞后...
大部分篇幅在谈土地城市化。。。。但是城市化、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啊。
评分主要是经观上仍在写的专栏文章,因此不够系统,理论性弱。但仍然值得一读:找到了82宪法里横空出世的“城市土地归国有”这一历史源头,也就明白了何以今日“拆迁征地”成为痼疾。一来农村用地不属国有而属集体,国家就可凭借公权向集体(村支书)低价征地变为国有再流转,农民没什么好处;二来城市里曾有的私人土地瞬间消失,于是“房地分权”的奇景也出现了。总之,要改,还是从确权入手。
评分最近一年关注的问题 出乎意料地找到了部分解答 非常平实
评分13/9/7 梳理清楚不少中国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的基本问题,只是上半册。
评分主要是经观上仍在写的专栏文章,因此不够系统,理论性弱。但仍然值得一读:找到了82宪法里横空出世的“城市土地归国有”这一历史源头,也就明白了何以今日“拆迁征地”成为痼疾。一来农村用地不属国有而属集体,国家就可凭借公权向集体(村支书)低价征地变为国有再流转,农民没什么好处;二来城市里曾有的私人土地瞬间消失,于是“房地分权”的奇景也出现了。总之,要改,还是从确权入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