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城市 社会学 经济学 规划 社会 美国 社科 文化
发表于2025-02-22
城市的胜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
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
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最宜居的地方
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
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顶尖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格莱泽教授带领读者穿越人类历史、游历世界各地,并将经济与历史完美对接,展现了城市存在的优势及其为人类提供的福祉。城市让人类变得亲密,让观察与学习、沟通与合作变得轻而易举,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撞击、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城市鼓励创业,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使得社会的机动性和经济的灵活性得以发挥;城市中密集的高层建筑、发达的公共交通、缩短的空间距离大幅度降低了人均碳排量,实现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伟大目标;城市清洁的水源、良好的排污与完善的医疗系统等维护了人们的健康与安全,提高了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
同时,格莱泽以具体的城市为例,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城市存在的问题、衰落的原因、复兴的道路,并就“贫民窟的优势”“摩天大楼的好处”“消费城市的崛起”“邻避主义的诅咒”“教育决定民主”等众多城市议题进行了睿智而精彩的阐述。
最后,格莱泽采用报告文学的独特形式,依次巡礼了“帝国之城”东京、“秩序之城”新加坡与哈博罗内、“智慧之城”波士顿与米兰、“消费之城”温哥华、“崛起之城”亚特兰大与班加罗尔……在令读者领略城市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提示了若干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尽管书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但读来绝不会让人感觉晦涩无趣,格莱泽简洁有力、机智大胆的论述与一定会让读者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陶布曼国家和地方政府研究中心主任、拉帕波特大波士顿研究所负责人、曼哈顿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城市期刊》(City Journal)特约编辑。格莱泽侧重于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城市、住宅、种族隔离、肥胖、犯罪、创新等课题,并为《纽约时报》的博客Economix撰写过大量有关此类主题的文章。
另一个角度吧。城市是为人而生的。其实更应该加上城市是为人快乐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生的吧。 要城市,但不要平面扩张的城市,要发展,但是要以人为本的发展~~换4年前的我看这本书肯定生气。另外的感受是,最近在村里呆得实在是闷得慌啊只能看书,我要到城市里去啊!
评分作者成功的说服了我,城市更便捷,城市更环保……但是我依然不愿意住在downtown。城市的胜利至少是目前还不是人的胜利。
评分给我的启发有两点: 1,燃烧效率更高的蒸汽机并不会导致更少的煤炭消耗,世界反而进入以煤炭为动力的工业时代,这就是杰文斯悖论。格莱泽以此推论,信息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更多面对面的需求,因为视频会议难以模仿眼神的交流、嗅觉的提示等。其实,能不能模仿看性用品店里充气娃娃能否代替林志玲就可以了。哈哈。 2,时人感慨“五四”人才群体时说“为什么天才总是成群结队的来”?其中有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城市的人口聚集,使得人才间交流成本降低、频度加大。莎士比亚的天才某种程度上建立在与同期伦敦剧作家马洛、琼森等人的交流和学习上。以此来看杨念群《儒学地域化》一书,也就有了一份同情。 是不错的书,但反对平面拓展的论据似乎不够,还是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所以只给4星。
评分给我的启发有两点: 1,燃烧效率更高的蒸汽机并不会导致更少的煤炭消耗,世界反而进入以煤炭为动力的工业时代,这就是杰文斯悖论。格莱泽以此推论,信息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更多面对面的需求,因为视频会议难以模仿眼神的交流、嗅觉的提示等。其实,能不能模仿看性用品店里充气娃娃能否代替林志玲就可以了。哈哈。 2,时人感慨“五四”人才群体时说“为什么天才总是成群结队的来”?其中有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城市的人口聚集,使得人才间交流成本降低、频度加大。莎士比亚的天才某种程度上建立在与同期伦敦剧作家马洛、琼森等人的交流和学习上。以此来看杨念群《儒学地域化》一书,也就有了一份同情。 是不错的书,但反对平面拓展的论据似乎不够,还是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所以只给4星。
评分读来觉得很浅薄,可能是因为我事先已经读过《落脚城市》、《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以及大部分简·雅可布斯等论述城市的作品的关系。而且四分之一都是引文和参考书目。
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顶尖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在《...
评分《城市的胜利》是最近几年来,让我的观念有最大改变的书。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当然更倾向于保护好古迹文物,甚至也认同为了保护可以“反发展”,当人问我“那么以后所有的建筑都成了文物,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要住到哪儿去”,我心里虽然会有“你怎么不懂古迹...
评分所谓“逆城市化运动”,兴起于“二战”结束之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高峰。以底特律为例,1950年人口接近185万人,如今只剩下71万,纽约1950年时人口为789万多,1990年时降至732万,费城1950年时人口超过200万,如今只剩下152万多。 随着交通日益发达,郊区硬件设置的提升...
评分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城市的胜利》 书很精彩,虽然有点厚,不过去掉后面的索引,只有二百多页。里面的内容实在是太充实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里面一组数字又一组数字,让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华,就这么一个话题,他竟然能够研究得如此透彻,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
评分2011年,世界城市人口占到了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也首次超过50%。然而围绕城市化到底是好是坏,以及我们如何建设城市的讨论却刚刚开始。不过作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国,中国一直以来缺乏现代城市建设的经验,而建国以后苏联模式的城市规划也显然无法适应时代的...
城市的胜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