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对社会形态变迁的作用,讨论了民主政治与贵族理想之间的对立。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作底线,描画了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凡此种种,均探及西方文化的精神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内在冲突。”
“该书虽然写于1930年,但是它对西方人在当代的精神状况及其所由形成的历史根源与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背景所作的深刻而又生动入微的演述,至今仍未过时。”
“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作底线,描画了与西方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这一切虽然谈的都是西方人的‘家务事’,但是,对于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来说,却是不可不拿来研究一番的。”
卡尔·雅斯贝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哲学是对存在的主观解释, 认为哲学应当为人的自由而呼吁, 应当注重人的生存, 并以此作为一切现实的核心。《时代的精神状况》是其重要著作。
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壬辰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受北京兔子龙文化传播中心委托,前往瑞士巴塞尔采访了隐居已久的卡尔雅斯贝斯,主要向他请教了对当代中国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老人精力很好,谈兴亦浓,在采访中,他一再表明并不了解21世纪的中国,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以下是采访实录。 ...
评分关于人的实存观念与人类可能的未来是我最喜欢的两章。 “人的未来寓于他的哲学生活样式中。”确实呢。 关于已经发生建构起来的状况与可能预见构建的状况都是人之于时代最为感兴趣之处。哲学是一种对于实在价值的肯定。并非高高在上不可攀拨之物。
评分本书写于1930年。但正如作者在重印前言中所说:“尽管自它问世以来已发生了种种事情,但是若考虑一下今天的哲学状况和世界情景,那么我认为,它在现在和当时一样有效。”对精神状况的焦虑早已不再是一小波人的专利,它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一、概念准备与前提说明 状况...
评分 评分壬辰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受北京兔子龙文化传播中心委托,前往瑞士巴塞尔采访了隐居已久的卡尔雅斯贝斯,主要向他请教了对当代中国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老人精力很好,谈兴亦浓,在采访中,他一再表明并不了解21世纪的中国,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以下是采访实录。 ...
关于当代个体虚无精神状况的绝佳分析,指引了一条走向人的实存的道路。绝对的好书,推荐给了不少同学。
评分如此深刻而有如此平凡,一流的思想产生一流的文笔。
评分每每读他的书都有种受洗的感觉
评分齐奥朗触摸到了虚无幽暗的边境,给人制造出命运已至黑夜边界的幻觉,他没有提供如何生存下去的可能,似乎生命解体后就无路可走。而雅斯贝斯却像同一边境处幸存的余烬,保存着可能重新燃起火焰的火种,他讨论的是人自我拯救的可能性。在分析了国家、教育教化下的时代意识的演变及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后,他提出了时代的精神状况——虚无主义绝望的“无信仰状况”。把世界击成碎片是虚无主义的目标,人这样的劲风中感觉自己毫无价值,像活在狭窄的山崖上,一边是庞大的机器世界,一边则是缺乏现实性的个人沉浸。雅斯贝斯提出,在这种状况下人面临的唯一任务便是面对虚无,在虚无面前自承风险地寻找真实的道路,在世界中扮演一个主动角色,哪怕目标不可实现,哪怕生活中几乎总是感到价值缺失,哪怕一个幻灭接着一个幻灭,但也必须尽可能找到自己的道路指示
评分太深奧了..等我變聰明了我再回來再看一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