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屋手记》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各类苦役犯的可怕处境和精神状态,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与托尔斯泰齐名的俄国大文豪,他一生中写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七部长篇小说和众多中短篇,他的才华和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译者娄自良是中国资深翻译家,他经历丰富,曾从事苏联哲学百科的编译工作,这使得他在翻译别人觉得枯燥、难译的作品时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他的译作有:《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鬼》、《死屋手记》、《战争与和平》、《死农奴》等。
掩卷,沉思,我想,《死屋手记》一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最难以忘怀的作品。 诚然,无论是之前的《白夜》还是之后的陀翁四大名著(我自己的命名????),《死屋手记》在其中,都显得不那么夺人眼球,但它却无疑是陀翁创作的重大拐点。西伯利亚风雪交加的四年,那个博学多...
评分 评分1、据叙述者的描述,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手记的作者)拒绝了“我”将新书借给他阅读的建议,“我”随后观察到“我在他屋里几乎连一本书也没有发现”,但是,在“手记”的正文中,我们能够发现,彼得罗维奇不仅读过果戈理,而且地理知识丰富,可见实际上他是读过很多书的。...
评分《死屋手记》笔记 1、P30-P31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如果要彻底制服、压垮一个人,要对他处以一种最可怕的刑罚,以致最可怕的杀人凶手也闻之胆寒,不敢以身试法,——那么只要使劳动具有毫无益处、毫无意义的特点即可。……举例来说,把一只桶里的水倒进另一只桶,再倒回原来的桶...
评分以旁观者的视角来描写这群因为在人类社会犯了罪而改变了生存环境的人,他们到了监狱,失去了最重要的自由。但好像除了这个设定之外也没有什么变化,犯人依旧生活,跟外面的人还是一样的,追求价值感,追求金钱,追求自由,也会展现友善。这里的活动也和外面一样:会有宠物狗,...
开篇这样写:我曾经反复阅读这些片断,几乎深信不疑,这都是他在精神失常时所写的... 我以为接下来会看到一个地狱般的监狱景象。可看下来,整本书的内容写的很理性、平静。或许当代关于监狱题材的作品太多和时代问题,相比之下,这书描写的监狱环境算是比较单纯、和谐的。又或许是写这本书时,陀氏的精神还处于过渡期,感觉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觉得陀氏在这之后写出的《地下室手记》更像我期待中的《死屋手记》。
评分中间有点读不下去 翻译吧 从来没想过监狱的生活 这次以这个视角在监狱里过了一遭 有时候会想到 生活何尝不是个监狱 每个人被抽象的桎梏 如工作 学业所限制 自由的彼岸是 财产自由 有房有车 到那个时候 就如出狱一样 生命也要消耗殆尽了
评分还是三星吧。毕竟阅读体验……不 其实没啥阅读体验。
评分读完这本书时,恰好有一个同事离职,场景非常普通,就像和曾经那些泛泛而交的人离别一样,大家礼貌而友善,表示以后要常联系。但我突然有一种书中流放犯们送别那只孤傲猛鹰的感觉,开始为自己捉摸不定的自由之路而哀伤。
评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素描本,练习册,很多在监狱里的所见所闻,是往后创作小说的原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