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现代文学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实事求是而又独具特色的描述。在描述中,作者以人性的发展作为文学演变的基本线索;吸收西方形式美学的成果,把内容赖以呈现的文学形式(包括作品的语言、风格、体裁、叙事方式、由各种艺术手法所构成的相关特色等)作为考察的重点,并进行相应的艺术分析;严格遵照实证研究的原则,伴随必要而审慎的考证,通过对一系列作品的新的解读和若干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重新发现,以探寻和抉发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演化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是加快了它的出现而非导致了中国文学航向的改变。此书虽然充分吸收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的优点,但却已是一部新的著作。
章老先生开篇写“文学是什么”,带了一段(马)意识形态的色彩的分析,有所偏狭(根据唯物主义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云云)。他对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进行辨析,认为重点是“形象”反映,而不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点想挣脱意识形态的意思,然而戴着镣铐...
评分终于看完了骆玉明老师的《中国文学史》,看得好辛苦,哈哈。让我来夸夸这本书吧!1.考证严密,存疑分析清晰,不确定的问题留于读者、后来者解决! 2.分编很有自己的看法,不依照王国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对各朝代有倾向性的描写。比如作者认为宋诗比宋词更甚!...
评分这套书现在又出新版了么? 这俩人的合著,我是读过的,家里有哩。跟这个封面不一样,不过想来内容应当还是差不多的。 记得当初读这书时,那叫一个爽。时常看的立起,踱至窗前,仰首望天,抑或泪流满面。我不是中文专业的,也不懂二人的研究方向或者甚么。只是觉得看其他人的...
评分这套书写得最好的,最有创见的部分还是第三册,即明清文学那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作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看的时候有这么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心头。 文学史是线性发展的? 什么样的作品算是文学作品? 抒写人性与反映现实是不是都是文学应有的功能? 文学真的不为什么服务?真正的...
评分《中国文学史新著》:有思想的知识体系 严家炎 等 十一年前,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问世,该书由于突破了长期流行的文学史模式,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受到广泛欢迎。十一年间,主编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多方听取意见,几度深入思考,加以重新修订,于今将这部...
太长了,读不完。诚然这是一本好的教材,注意,是教材。但非科班生真的需要读这本书吗?里面讲的全是你没看过的书,这有意思吗?还不如多看书,然后再回到这本书验证一下自己的阅读质量。但里面所提出的人性文学观还是很革命性的。因此,作者不得不经常引用马列经典来正名。这就很可悲了——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下,你提出一个新观点都要先努力证明它其实是根正苗红的。
评分前半段太太太好了 后半段有些我觉得没有原来的那本好
评分感情太过充沛,感叹号太多的文学史。
评分除了少许被唯物主义化的表述,此书无可挑剔。
评分真的文心,雕出真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