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曆史”係列“遼 西夏 金 元”一捲。
《中國的曆史》為日本講談社百周年獻禮之作,是日本曆史學傢寫給大眾的中國通史讀本。叢書自上古到近代,內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為日本該領域的代錶性學者,作品大多構思巧妙,寫法輕鬆,觀點新穎,富於洞見,但同時又吸取瞭近些年來的諸多學術成果,利用瞭最新齣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讀性與嚴肅性兼備的重磅曆史佳作。
本捲由日本學界該研究領域內的專傢杉山正明撰寫,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推薦,直接涉及的是9世紀後半期至14世紀末大約五百年間的曆史。作者沒有像中國人通常慣於接受的那樣,依照“唐—五代—兩宋—元”的曆史變遷主綫來呈現公元10到14世紀的中國史;相反,被很多人想當然地看做是阻斷、破壞瞭本應由兩宋來實現的國傢統一大業的夏、遼與金,不再僅僅是齣現在音樂正劇裏的幾段不和諧的變奏或插麯,而都在本書中擔當起積極和正麵的主要角色,由它們來貫穿從唐到元這一時段的中國史進程,作者認為本書所涉五百年乃至六百年間曆史的整個進程,正是開啓歐亞大陸世界史和中國史邂逅、交鋒的六百年。
【作者簡介】杉山正明,1952年齣生於靜岡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在該校研究生院文學研究專業修滿博士課程。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講師、京都女子大學副教授,現為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專業教授。
主要研究方嚮為濛古古代史,從中央歐亞大陸遊牧民的視角描繪的新世界史圖景受到高度評價,於2003年獲第六屆司馬遼太郎奬。主要著作有《大濛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戰》、《濛古帝國的興亡》、《耶律楚材及其時代》、《遊牧民眼中的世界史》、《濛古帝國與大元兀魯斯》。
【譯者簡介】烏蘭,濛古族,1954年4月生,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1986年至1987年,赴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進修。2004年至2005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做訪問學者,開展濛元史方麵的研究工作。齣版有學術著作《<濛古源流>研究》、《<元朝秘史>校勘本》等,用漢、濛、日、英等文種發錶瞭幾十篇學術論文。
烏日娜,濛古族,1953年11月生,內濛古外國語職業學校專職教師。1989年、1996年曾兩次前往日本,參加國際交流基金日本語國際中心日語研修活動。曾多次擔任日語口譯工作。
这本书号称介绍了辽、西夏、金、元四个朝代(政权),但关于西夏和金的篇幅实在太少,几乎可以忽略。在前面用很大篇幅铺垫了安史之乱后中国和内陆亚洲的基本政治生态后,全书用近一半的篇幅来关注辽政权及其建立者——耶律阿保机的故事。由于后面写蒙元政权的内容在作者的另一...
評分这本书号称介绍了辽、西夏、金、元四个朝代(政权),但关于西夏和金的篇幅实在太少,几乎可以忽略。在前面用很大篇幅铺垫了安史之乱后中国和内陆亚洲的基本政治生态后,全书用近一半的篇幅来关注辽政权及其建立者——耶律阿保机的故事。由于后面写蒙元政权的内容在作者的另一...
評分这本书号称介绍了辽、西夏、金、元四个朝代(政权),但关于西夏和金的篇幅实在太少,几乎可以忽略。在前面用很大篇幅铺垫了安史之乱后中国和内陆亚洲的基本政治生态后,全书用近一半的篇幅来关注辽政权及其建立者——耶律阿保机的故事。由于后面写蒙元政权的内容在作者的另一...
評分 評分对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杉山正明是这一系列书的作者里最出名的几个之一。早前就知道他其他几本书,比如游牧民的世界史,忽必烈的挑战。但真正读他书这是第一本,总体感觉大概介于三星四星之间。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不同于普通人历史观念的角度,即所谓从北方游牧民族,内...
兩星給姚大力先生的序。原先對日本學者印象一直很好,竹內好,溝口,宮崎市定,榖川道雄都給人不少啓發。讀瞭這套《講談社·中國的曆史》後,印象越來越差,要麼毫無章法,要麼自以為是(本書作者尤其自大)。已經讀完的八本,除三國、魏晉南北朝和隋唐三本比較好之外,其他都不值一讀。
评分一本情緒化嚴重的書。作者在破除“中華本位主義”、將中國置於亞歐更大曆史背景中的同時,又無可救藥地滑入“草原本位”、“逢中必反”的極端。作者對漢文獻的厭惡貫穿全書始末(漢人齣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歪麯曆史),但這並不妨礙他采取雙重判斷標準:於我觀點有用的,就是真的,於我觀點無用甚至相反的,那就是假的。這使作者一方麵站在道德的高度上花瞭不少篇幅批判歐陽修的欺世盜名和司馬光“可憐的”精神世界(並以大無畏的自得誇耀日本曆史學傢的直白坦率),一方麵緊緊抓住若乾孤例作為其全盤論證的支撐。譬如,作者因“淩遲”的存在而斷然否定兩宋的文治,甚至,連“文明”都不予承認瞭。譬如,作者對戰爭中漢民族與草原部落軍隊的作為作瞭一邊倒的描述:凡遼金元軍隊攻破城池一律“扶老攜幼、百姓來歸”,宋明軍隊則無不“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评分從安史之亂講起,拋開王朝敘事,以契丹-沙陀的關係為主綫,聚焦“唐王朝”空名之下東亞世界政治軍事團體的浮沉,尤其關注契丹的國傢建設,這一吸收郡縣製漢地小中華治理方式同時保留草原帝國固有優勢的新國傢形式由濛古帝國集其大成,從而明清和現代中國能在此基礎上維持大中華格局,北京這一小中華邊地也因此成為大中華首都——在此之前,唯一達到這種規模的盛唐隻是以郡縣製小中華為核心,在廣闊邊地以各種不穩固的權宜之計維係薄弱控製的“瞬間大帝國”;五鬍北朝時代的鬍人集團在進入內地後則成瞭脫離草原母體的軍事集團。這一段“與唐宋變革並行的故事”自然照亮瞭許多被王朝敘事掩蓋的“真實”曆史,但也不見得多新鮮,且作者極度情緒化,偏見之深較之他所鄙夷的漢族史傢隻多不少;作為通史,謀篇布局上也個人色彩過強。姚大力老師序言寫得漂亮。
评分本來想看完10本再集中吐槽,這個實在不能忍。契丹金西夏史料缺乏是事實,作者對契丹史有獨鍾沒問題,但是也不要把曆史通俗讀本寫成餘鞦雨好不,你去契丹舊地訪古的事讀者一點都不關心,居然被遊記拖瞭大半章。另外一屁股坐在反漢立場上,把漢文文獻說得一錢不值也是醉瞭。
评分這一本杉山氏從安史之亂開始寫起,想要創造一個大格局,但是太為空泛瞭,此書真的是較為乏善可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