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宫本一夫(Miyamoto Kazuo)

1958年生于松江市。京都大学文学部毕业。京都大学文学研究院硕士、(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京都大学文学部助教、爱媛大学教授。现任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专攻东亚考古学。主要研究东亚新石器时代至初期铁器时代的比较考古学及比较文明论。现正在中国开展关于水田农耕起源地及解明初期青铜器的共同研究。2003年获第十六届滨田青陵奖。

【译者简介】吴菲,毕业于日本山口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语言文化专业,文学硕士。译作有《西域余闻》、《浮云》、《手锁心中》等。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宫本一夫
出品人:
页数:432
译者:吴菲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4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33671
丛书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历史 
  • 讲谈社 
  • 日本 
  • 考古 
  • 海外中国研究 
  • 先秦史 
  • 宫本一夫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神话时代、夏王朝”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从一二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东亚最早的人类、不同的石器工业传统谈起,娓娓道来。由自然环境到文化分区与谱系,再到大的时段划分,则颇有指点江山、纵横捭阖的大将风度。这些叙述是解读远古中国必不可少的轮廓性勾画。日后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悲喜剧,都是在这个大的自然和文化背景下上演的,它们奠定了后世中国发展的基础。

作者的许多总括性认识如他山之石,发人深省:“我们不能用以中原为中心的单一的发展规律和战国时代以后正式成形的中华的概念或者说是中国的概念来看待其后的中国史”。“以中华文明为主干的中国史观不过是着眼于一方的区域历史”,“中国的历史并不只是农业社会的历史”。“商周文化是南方的文化轴,北方青铜器文化是北方的文化轴”,(两条文化轴的)“接触地带才是生成新的社会体系的源泉所在”。种种表述,都颇富启发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看了推荐序,觉得文笔特别熟悉,而且是以二里头文化作为出发点讨论的。果然,是许宏老师没错了。 既然许宏老师都推荐,那得好好看一下了,比较感兴趣的点是: 1、站在东亚文化整个大背景来看中国古代史 2、如何从神话转换到历史。作者是著名的考古学家,估计还是会以考古(地下...  

评分

宫本先生从考古学材料入手,构建了史前时代至夏商时期的包含生业、祭祀、社会组织、区域交流等方面的社会图景,既有同时代的横向关联,又有对不同时代同类现象的纵向联系与思考。作者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可见一斑。或许是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且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与...  

评分

这本书是讲谈社中国历史系列的第一本,从神话到历史,讲的就是从中国的远古意识到能明确证明的商王朝,可以看出作者的视野比较宏大,一些论述让人耳目一新,应该是需要兼通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才能有如此见解的吧,书中对于中原中心观与东亚两河流域中心观的摒弃也是中国历史研...  

评分

宫本先生从考古学材料入手,构建了史前时代至夏商时期的包含生业、祭祀、社会组织、区域交流等方面的社会图景,既有同时代的横向关联,又有对不同时代同类现象的纵向联系与思考。作者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可见一斑。或许是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且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与...  

评分

基于考古学,充分论述了史前时代农业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化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与扩散,社会阶层也逐渐分化,同时也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与融合。包括经济和精神上的融合。通过融合,社会的组织程度日趋强化,终于促成了初期国家的诞生。区域指的是“旧石器时代以来就存在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中国考古学的吐槽很棒(据说二十世纪中国所有震惊世界的考古成果,都是农民或工人首先发现的)。史前时代是一笔糊涂账,除了专业学者,多数人知之甚少。仔细读完,仍有云里雾里之感。

评分

通过综合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新发现,理清楚了目前所知的中国史前的大致历史脉络,值得爱好者一读

评分

要是对石器时代考古没什么兴趣的,这书就不要买了。就我一个普通历史阅读者来说,第一二章和最后一章讲青铜器的还有可读性,其余遍述各时期“文化”的考古资料翻都嫌乏味,这书要能成为大众读物我表示怀疑。

评分

枯燥归枯燥,这一点绝不能掩饰本书的价值。日本学者写这书的时候是娓娓道来,不标新立异也不自圆其说,我想这种踏实的学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全书多是讲述遗址的挖掘与后期研究,以特别而论特殊,从几个代表性的遗址来分析同一时期的生活与文化特征。读过之后对中国考古学的成绩可以有所了解,另外对中国远古社会面貌的还原也让人心中有数,了解先民的情形,以真实而对比神话,其也快哉。

评分

后半部分可以和@考古人许宏 老师的《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对照阅读。有趣的是,宫本一夫相信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但并不认为其形成了早期王权国家,最多是在·形成过程中进了一大步,而许宏老师对二里头和夏王朝的关系持谨慎态度,却认为二里头时期,至少二期以后已进入广域王权国家的范围。更有趣的是,许老师为这本书写序的时候,并没有强调后一个差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