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杉山正明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65
译者:乌兰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33688
丛书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蒙元史
  • 杉山正明
  • 辽金元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日本
  • 中国历史
  • 讲谈社
  • 辽史
  • 西夏史
  • 金史
  • 元史
  • 草原文明
  • 游牧民族
  • 古代帝国
  • 历史征服
  • 民族融合
  • 草原骑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辽 西夏 金 元”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专家杉山正明撰写,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推荐,直接涉及的是9世纪后半期至14世纪末大约五百年间的历史。作者没有像中国人通常惯于接受的那样,依照“唐—五代—两宋—元”的历史变迁主线来呈现公元10到14世纪的中国史;相反,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做是阻断、破坏了本应由两宋来实现的国家统一大业的夏、辽与金,不再仅仅是出现在音乐正剧里的几段不和谐的变奏或插曲,而都在本书中担当起积极和正面的主要角色,由它们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作者认为本书所涉五百年乃至六百年间历史的整个进程,正是开启欧亚大陆世界史和中国史邂逅、交锋的六百年。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于静冈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在该校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修满博士课程。曾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讲师、京都女子大学副教授,现为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古古代史,从中央欧亚大陆游牧民的视角描绘的新世界史图景受到高度评价,于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主要著作有《大蒙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耶律楚材及其时代》、《游牧民眼中的世界史》、《蒙古帝国与大元兀鲁斯》。

【译者简介】乌兰,蒙古族,1954年4月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至1987年,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进修。2004年至2005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展蒙元史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学术著作《<蒙古源流>研究》、《<元朝秘史>校勘本》等,用汉、蒙、日、英等文种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

乌日娜,蒙古族,1953年11月生,内蒙古外国语职业学校专职教师。1989年、1996年曾两次前往日本,参加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国际中心日语研修活动。曾多次担任日语口译工作。

目录信息

推荐序
前 言 世界史中的中国史
第一章 巨大变革的前奏
起始发生在何时
安禄山的光与影
欧亚大陆中的“安史之乱”
走向分权化的漫长时期
第二章 走向契丹帝国之路
看不见的一条越海之线
奔向帝国的助跑
契丹与沙陀
成为真正的掌权者
阿保机与李存勖
第三章 走向南北共存的时代
两轮升起的朝日
南北并立的模式
东丹王的传说
契丹帝国的抱负
第四章 访问已消失的契丹帝国——眺望历史和现在
穿越千年的时空
辛苦与乐趣
旅途中的思索:中国还好吧
两幅英雄的画像
给人冲击的皇帝陵
契丹与桃花石、契丹与蒙古
第五章 亚洲东方的多国体系
西夏与李元昊
女真族的联盟大金国
第六章 在欧亚大陆超地域帝国蒙古的统治下
蒙古的出现
走向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
陆海超地域帝国
体制化的国家经营
整合的非欧•欧亚大陆世界
结语 通向全球化时代之门
附录
主要人物略传
历史关键词解说
参考文献
历史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截止目前看过的讲谈社系列中三观最不正的一本,作者认为辽西夏金元全是盖世豪杰,宋甚至明都是纸糊的。作者有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假设,其一是元朝如果稍稍努力一下就能提前终结宋朝100多年;其二是元朝船队即使没被风浪阻断而登陆岛国,也会被岛国大军分分钟团灭。在历史面前讲...  

评分

翻阅杉山正明另一本著作《游牧民的世界史》时,我体会到杉山君在思考人类世界史的发展和未来时,深具理性、客观的精神。据他自称,该书自1997年10月由日本经济新闻社首次出版,到2003年又改版为袖珍书,直至2014年方有汉译本。杉山君在该书中,“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  

评分

评分

这本书号称介绍了辽、西夏、金、元四个朝代(政权),但关于西夏和金的篇幅实在太少,几乎可以忽略。在前面用很大篇幅铺垫了安史之乱后中国和内陆亚洲的基本政治生态后,全书用近一半的篇幅来关注辽政权及其建立者——耶律阿保机的故事。由于后面写蒙元政权的内容在作者的另一...  

评分

对杉山正明的印象应该是从《忽必烈的挑战》开始的。那本书当中杉山的说法是为蒙元翻案。他不胜厌烦的举了很多的例子,去证明蒙古13世纪在欧亚大陆的肆虐,并没有给世界文明带来毁灭,相反则是因为欧亚一个多元化大帝国的兴起,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个观点虽然新颖,但是不...  

用户评价

评分

“较差”给杉山史学,不是给译者。

评分

这本书可以概括为“日本侵略军的辽金元史观”,为历代异族侵略者正名,诋毁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语言和中国人。看了此书,也就知道日本人为什么对侵华历史不道歉、不忏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样的“历史学者”,应该严格禁止踏上中国土地。

评分

给三星吧,其实还可以。但读着读着觉得心情很恶劣,赶紧标记完算了。拿一个宋朝出现了凌迟刑罚就证明宋朝的黑暗野蛮不下游牧民族这逻辑太逗比了吧……

评分

从安史之乱讲起,抛开王朝叙事,以契丹-沙陀的关系为主线,聚焦“唐王朝”空名之下东亚世界政治军事团体的浮沉,尤其关注契丹的国家建设,这一吸收郡县制汉地小中华治理方式同时保留草原帝国固有优势的新国家形式由蒙古帝国集其大成,从而明清和现代中国能在此基础上维持大中华格局,北京这一小中华边地也因此成为大中华首都——在此之前,唯一达到这种规模的盛唐只是以郡县制小中华为核心,在广阔边地以各种不稳固的权宜之计维系薄弱控制的“瞬间大帝国”;五胡北朝时代的胡人集团在进入内地后则成了脱离草原母体的军事集团。这一段“与唐宋变革并行的故事”自然照亮了许多被王朝叙事掩盖的“真实”历史,但也不见得多新鲜,且作者极度情绪化,偏见之深较之他所鄙夷的汉族史家只多不少;作为通史,谋篇布局上也个人色彩过强。姚大力老师序言写得漂亮。

评分

“较差”给杉山史学,不是给译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