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8年生于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毕业于葛量洪教育学院,曾任教职,又专事文学创作与研究,为香港《素叶文学》同人。著作极丰,出版有诗集、散文、长短篇小说等近三十种。1983年,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获联合报第八届小说奖之联副短篇小说推荐奖。1992年,她的长篇小说《哀悼乳房》名列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1999年,长篇小说《我城》被《亚洲周刊》评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5年,继王安忆、陈映真之后获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飞毡》。 2009年,《我的乔治亚》、《看房子》入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一个并不比任何人勇敢的女子,乳癌下重建信心,好好活下来。
这是一部以文学手法缜密撰写的关于乳癌,以及医疗自救的奇书。叙事者以病人的身份,打破禁忌,剖析自己染患乳癌的现实,描写治疗的过程,病后的种种反省,朋友的关怀支援。身罩癌症魔魅,人生体会如真似幻,面对它,化解它,更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其中感叹,这许多年来人类的进展神速,我们如今的生命力,却明显相对地在萎缩呢。所谓“哀悼”,其实含有往者不谏,来者可追,而期望重生的意思。
台北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 1992
台北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2
改编为任贤齐、杨千嬅主演电影《天生一对》 2006
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 内地首次大规模引进出版西西作品集
王安忆 余华 陈村 陈子善 艾晓明 龚鹏程 许子东 梁文道 郑树森 王德威 荐读
过年前用了三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从患病的心理描写,到治病的过程说明,再到疗后的生活调养,西西以亲身的故事,打开一个关于乳癌,关于女子,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世界。 看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里西西的专集,印象中她就是一个纯真的大龄...
评分昨晚逛超市,一楼的书店的《三联人物》里写到了西西这个从未听过的人。她的文笔没有绚丽,也没有煽情,句句犹如自己的喃喃自语,一字字看下去却仿佛和她一样经历的她所经历的一切。她说的很平静,仿佛心里没有波澜,也许有这般人生经历的她如实看淡了人生的一切。 西西,这个小...
评分西西,1938年生于上海.香港葛量洪学院毕业,曾经当过小学老师. 1989年,西西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 "我",曾经教过书,现在是自由职业,平时看看书,给母亲做做饭。一次,洗浴时,发现乳房上有一个硬块。 有人把作家分作两类,一类是凭借想像空间,就能罗织出诱人的情节,鲜明个性的主...
评分西西,1938年生于上海.香港葛量洪学院毕业,曾经当过小学老师. 1989年,西西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 "我",曾经教过书,现在是自由职业,平时看看书,给母亲做做饭。一次,洗浴时,发现乳房上有一个硬块。 有人把作家分作两类,一类是凭借想像空间,就能罗织出诱人的情节,鲜明个性的主...
评分乳房,一个让人浮想连篇,也让人羞于启齿的词。 但有位女作家,写了一本关于自己乳房的书,却一点也不色情。 因为这本书,写的是她被切除掉的乳房。 是的,她得了乳腺癌,一种许多女性都害怕的疾病。 (但别以为只有女性会得,也有百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 乳腺癌,癌症...
西西身上没有那种小圈子气,文字始终沉稳开阔,不同于一般的港台作家,让人读着安心。嗯,好的作家是不需要带着读者在文字花园中兜转不停的吧,没有柳暗花明倒罢,满园花草同质同形,俗气逼人,已经不能辨认出各自的主人,徒增反感。哀悼乳房是小说,是散文,是札记,是警示,它不仅仅是私己性的,反而有着宏大的指涉,当然女性读者更有强烈的共鸣。除了脸之外,你到底还花费了多少时间去呵护你的皮囊?如何填补失去能指的所指?生命力便是在这些忽视中萎缩。
评分大四下 实习时购于渡口,likes a cup of lemon tea
评分太喜歡她了
评分太喜歡她了
评分內地版插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