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英国中世纪晚期教育思想的通俗读物。它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策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
本书是十七世纪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著。除了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深刻的。作者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德育问题到智育问题都详尽地加以论述,提出了很好的主张,并在具体操作指导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全书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3百年前的论述,至今对人们还很有启发。
教育重于泰山 立志是当一儒商,而非教育家。但面对中国教育如此糟糕的现状(未来估计也改善不大),我坐不住了,也闲不下了,实在不忍心把后代送给中国教育糟蹋摧残。为了对自己对他们负责,我决定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学原理,由是读此书。 本人得以邂逅本书,完全是出于偶然。...
评分1、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于1693问世,是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书籍,它是至今仍是欧美乃至世界文化教育的瑰宝,数百年来被许多人奉为办学的圭臬乃至宪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保健,即健康教育。第二部分,德...
评分一个令教师和家长常感头疼的问题是面对孩子的撒娇使性不知如何是好。年轻一代父母普遍的共识是溺爱和打骂都是坏的教育,但这条原则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情境当中是需要行动智慧的,在言教身教不能立竿见影之时,面对孩子的顽劣胡闹,教育者往往深感无力。当面对坊间铺天盖地的教育...
评分1、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于1693问世,是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书籍,它是至今仍是欧美乃至世界文化教育的瑰宝,数百年来被许多人奉为办学的圭臬乃至宪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保健,即健康教育。第二部分,德...
评分洛克:《教育片论》,熊春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按:我们伟大的单身汉、但一提孩子俩眼放光的翰·洛克博士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语言确实风趣行文不失流畅的书信集,和那个写《俩篇关于zf的论文》和《关于人类理解的论文》拖拖沓沓车轱辘话翻来覆去讲的洛克几乎判若两人。...
论英国绅士的唠叨性。
评分洛克,是在一个浑噩的时代,把教育的经验提出来了。这些经验虽然没有理论化,而且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大多只是“常识”;但在当时的时代里,以漫谈的形式探讨饮食、运动、名誉、规则、虚荣心、羞耻心、好奇心等相关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变成一件“有迹可循”的事业,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和学校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最伟大的时代意义。 但是中文的译本里,往往刻意强调洛克的政治立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动辄就把洛克“对工人阶级的忽视”直接等价于洛克“反人民”,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一星扣给出版社吧
评分如何通过家长权威培养孩子的理性自由能力,是洛克教育漫话的根本问题。延续了他在政府论中的转化思路,利用儿童的欲望来辅助德性的成长。要想使孩子放弃过度的虚荣心和权力欲,必须唤起他的羞耻之心。用名誉取代虚荣,前者靠他人承认,后者靠自我确认。把自我中心扭转为他人承认。对于洛克而言,家长的权威不同于霍布斯的畏惧也不同于费尔默的亲情,他认为家长权威的作用重在对孩子尊重和承认,尤其是对孩子自由和理性的承认。父母承认且尊重他的自由和理性,比他是否真的拥有自由和理性更重要。自由的意义不在于是否真的自由,而是在于是否被“承认”为自由。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要逐渐弱化自己的权威,尊重孩子的自由和意志,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榜样的影响下,孩子逐步学会克制自己的虚荣心和权力欲,实现人生在世的幸福“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
评分不错的,很多教育思想都很对,讨论的是一种贵族教育的方式,虽然有些地方有失偏颇,当仍不失为一本教育经典著作。
评分通俗易懂地详细介绍了绅士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认为健康教育、德育和智育应并行。提倡忍耐劳苦,拒绝娇生惯养;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就在于克制欲望服从理性;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鼓励保留与发展儿童好奇心和理智,应使学习成为他们的娱乐而非任务。洛克还提出白纸说,认为教育是人成为他现在样子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