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由冯达文、郭齐勇两教授主编。全书约70万字,时间跨度自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分为先秦时期的哲学、汉唐时期的哲学、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近代中国(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哲学发展等五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在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维、新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传统训诂和现代诠释等方法,以文献史料为主,兼顾考古发掘史料,尽力摆脱和打破以往哲学史简单分类、教条化及西方模式,凸显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国哲学的特点,围绕中国哲学史每一历史时期各哲学学派和哲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思想来展开有重点性的梳理、阐发、探讨、分析,力求准确地诠释和通俗地表达传统哲学思想的意蕴,并充分注意传统哲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全面展示其哲学本体论、价值论、人生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各个侧面,从而建构和撰写出一部耳目一新的中国哲学史教材。
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就是,没有过多的西方哲学术语,但是这也导致了,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功底或者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很难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书中对于中国哲学的介绍都狠全面、细致,这是我们学校的教材,自己毕业之后才仔细认真的读完。由于当时的老师讲的实在太差了...
评分看到豆瓣评分,实在觉得不太公道。语言平实本身不是错,作为基础入门还是很好的。而且总结性的文字很多,简明扼要,还是很清晰的,里面不乏独到的见解与视角。 虽然我只看了一小部分,有些内容还是很出彩的。 第5页,讲八卦时提到“德”作“得”解,这与吕思勉先生《白话本国史...
评分上下兩冊,當年考研參考書,簡明扼要,入門可選,看完馬上不俗氣。更推薦勞思光生的中國哲學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的,已絕版了。另外,還有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新編。另外再另外,還有胡適先生的中國哲學史(只有上部)。沒了,就看過這些了。
评分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就是,没有过多的西方哲学术语,但是这也导致了,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功底或者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很难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书中对于中国哲学的介绍都狠全面、细致,这是我们学校的教材,自己毕业之后才仔细认真的读完。由于当时的老师讲的实在太差了...
评分看到豆瓣评分,实在觉得不太公道。语言平实本身不是错,作为基础入门还是很好的。而且总结性的文字很多,简明扼要,还是很清晰的,里面不乏独到的见解与视角。 虽然我只看了一小部分,有些内容还是很出彩的。 第5页,讲八卦时提到“德”作“得”解,这与吕思勉先生《白话本国史...
教材
评分冯达文,是我们系的前辈。此书乃经典教科书。
评分完全因为无聊才读。听说错别字超多,亏我还摘抄了不少……
评分先秦部分三星,两汉思想与魏晋玄学部分两星,龚隽所写的“佛教传入与两晋南北朝佛教源流”部分五星,冯焕珍撰写的“隋唐佛教”四星,道教和唐代哲学三星。全书亮点在于龚隽所写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详略得当、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半部分聚焦于对于“中观”和“空-有”关系,从玄学化的六家七宗的误解到僧肇对这一问题的确当解决,清晰而连贯。后半部分集中处理“真心-妄心”、“本有-当有”和“本觉-本寂”之争,这些争端最终由《大乘起信论》所给出的中国化的方案所解决,写作思路连贯。能在有限的文字之中,既给出哲学史需要交待的知识点,又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用一个统一的问题意识连贯起来,且不掺入任何意识形态,使得本书其他章节相形见绌。
评分初看感觉耳目一新,多琢磨后发觉仍无法跳出以西方标准解读的模式。不过整体框架整齐,详略得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