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格奥尔格耶维奇·卡拉-穆尔扎1939年生于莫斯科。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从事化学研究工作,化学博士,教授,1968年起开始研究历史和方法科学,后又从事复杂系统的分析研究。从1990年看起在科学和工业政策分析中心供职,从事苏联和俄罗斯改革后果的研究。
从1988年起卡拉-穆尔扎公开反对尔巴乔夫的路线,后来又反对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路线。他在各家报纸撰 写过大量文章,是一具在俄国家喻户晓的学者和报刊专栏作家。撰 写过大量专著。除《论意识操纵》外,还有《论苏联的知识分子》(上下卷 )(2001)、《烯成灰烬的俄国的知识分子》(1998)《1918-1921年内战——21世纪的教训》(2003)《欧洲中心主义——知识分子的俄狄浦斯情结》(2002)《历史唯物主义和东西方问题》(2002)。此外,他还是《1991-2001年俄国经济改革白皮书》(2002)的主编。
这是一部对苏联解体原因及当代俄国改革进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文化审视和系统分析 的著作。
作者从理论上对意识操纵的理论和方法详细而深入的论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意识操纵是对社会的“文化核心”的人侵。
作者的分析视野非常宽广,上册书对那些喜欢社会心理学,关心意识形态问题的读者非常有启发。中国和前苏联在制度上的相似性,使得这本书对中国读者也能有相当的阅读体验。有评论这是一本邪恶的书,我却不这么认为。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前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
评分作者的分析视野非常宽广,上册书对那些喜欢社会心理学,关心意识形态问题的读者非常有启发。中国和前苏联在制度上的相似性,使得这本书对中国读者也能有相当的阅读体验。有评论这是一本邪恶的书,我却不这么认为。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前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
评分一 “这是一部对苏联解体原因及当代俄国改革进程进行全面深入文化审视和系统分析的著作” “作者从理论上对意识操纵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成书于2004年。书籍出版后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该书作者从意识操纵的角度深刻剖析苏联解...
评分在翻开其第一页一个多星期之后,我终于读完了谢•卡拉-穆尔扎的《论意识操纵》。令我骄傲的一点是,我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全书的绝大部分做了读书笔记。而这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记忆本书的主旨和主要内容。 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本以为它所讲述的苏联政权时期使用的...
评分无论我们从多么聪明的理论出发,无论我们引证的是多么有智慧的经济学家,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都应该牢牢把握一个绝对可靠的无条件的事实,就是在这儿。在这块气候寒冷的土地上,还是这些最“无用、酗酒成性、懒惰成性”的人民,也没有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但我们却曾经是世界...
本精波,代表自己替东欧诸国,啐你一脸。这位达瓦里西,不要以为你不写为慈父作伥的巴浦洛夫,就不会有人记得,什么才是你们的本质。这位达瓦里西别看啥都是脑控学:对语言/解释权/思想进行垄断,使他人/群体没得"选择",才是脑控学核心。但在思想自由原则之地/思想"竞争"之地,控你妈呢?这位达瓦里西错位时间/地域特征标识,嵌入"都一样淆"的思想,骗傻逼呢?
评分这本书原来读过一半就扔在那里了。最后一章讲媒介素养讲得非常好。还是觉得ly是大好人。
评分自从两三年前在书店翻到,今天终于买下开始读了
评分: D751.2/2252
评分充满情绪化语言,并非学术作品。民科的特点就是时髦和过时的理论并用,已经证伪或恰好是真的事实并存。作者与其说怀念共产主义,不如说怀念俄罗斯文化,这一点和索尔仁尼琴也没有什么不同。翻译的惨不忍睹,勒庞翻译为勒邦也就罢了,蝙蝠侠直译为巴特曼,还没有英文对照,这不是叫人猜谜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