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人民
作者:(美)索尔斯坦·凡勃伦|译者
出品人:
页数:178
译者:赵伯英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2408718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社会学
  • 消费文化
  • 经济
  • 经济历史常识
  • 历史
  • 社会理论
  • 文化研究
  • 有闲阶级.社会阶层.阶级理论.现代社会.文化资本.消费社会.知识分子.社会批判.休闲文化.身份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闲阶级论》内容简介:索尔斯坦·凡勃伦的破空之作《有闲阶级论》问世于100多年前。他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更具体地说,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他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这样一个主旨: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100多年过去了,相似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不断演绎,诸如人们对金融投资的热衷、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对时尚品牌的追逐、对享乐主义的崇尚……这本百年经典同样可以解释今天你我身边的经济现象。

作者简介

赵伯英,山东人,国际政治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从事语言文化和国际政治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金钱竞赛第三章 明显有闲第四章 明显消费第五章 生活的金钱水准第六章 爱好的金钱准则第七章 服装作为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第八章 工业脱离与保守主义第九章 古代特征的保存第十章 现代的尚武遗风第十一章 相信运气第十二章 宗教礼仪第十三章 非嫉妒性利益的遗存第十四章 高级学识作为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那天,午后,坐在图书馆看书,中场休息时间走到经济学区域的书架,随手翻着自己并不熟悉的经济学著作,看到许多国内人写的所谓经济学著作,尽管不懂,但只要是看到那个吼人的名字,我就不寒而粟,不知道图书馆为什么摆一些这样的书,误导了学生,也显示出图书馆的浅薄。 而后便...  

评分

那天去一家装修得比较古典的饭馆。去洗手间时,先穿过一间摆放古典家具的茶室,拐了一个弯,发现两个门上,一个挂了一个烟斗的图案,一个是高跟鞋的图标。我看了之后,哑然失笑。这个标识倒真是非常明确啊! 每每为了卫生间的男女图释而犯愁,经常是一个差不多的头像,头发长...  

评分

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各种社会地位的高低。 在狩猎生存的环境中,强壮的人可以更多时间的脱离与谋生直接相关的工作,他就属于有闲阶级。 传统的有闲阶级就是这样一个定义:脱离与谋生直接相关的工作。这类人掌握着世界的主动权,控制着别人的节奏和命运,指挥别人去从事生产的...  

评分

"定性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一、有闲阶级的前世:《有闲阶级论》与传统时尚模式   自1899年《有闲阶级论》问世至今已逾一个世纪,在这一个世纪当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日渐完善,全球化经济体系趋向同步,从生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初露端倪。也正是在一...  

评分

这本书我一口气看了1/3,上面新增的250副彩图确实很不错,如果只是想了解经典,而不是深究,看本书的标题和彩图就够了。比较深刻的评论可以看看wikipeda上的该书介绍,以及相关作者的介绍: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Theory_of_the_Leisure_Class,http://en.wikipedia....  

用户评价

评分

有闲的前提是有钱,是属于富有高贵的人炫耀自己、体现自我价值的武器,即非理性消费。女性也从曾经依附于男性作为代理有闲变成了通过自我劳动而证明自身价值的群体。

评分

难读啊,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

评分

就是一部小清新成长史。

评分

这本书买了7年了。。。每次都在第一章被劝退。机器翻译在那时候,太不人性了。

评分

读过不少语言絮叨,逻辑混乱的译作,但都能一口气通读再梳理知识结构,唯独这本啃几页就得休息一会,以后再见到这个译者绕着走。还是继续去读商务汉译的蔡受百译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