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薛忆沩 随笔 文学 中国文学最迷人的异类 *上海三联书店* 语言之美 中国文学 2012
发表于2025-02-02
文学的祖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文学的祖国》与《一个年代的副本》不同,收录了作者之前在报刊上那些“以书为本”的专栏中的主要作品,但这些作品在进入《文学的祖国》之前大都又经过了一丝不苟的改写。其中不少的作品甚至与原作已经判若两篇。
1964年出生于湖南。后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2年起移居北美。198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遗弃》。在中国文学圈,他是一个被传说的名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界最迷人的异类。有批评家认为他的一些短篇小说达到了“博尔赫斯的高度”,并觉得文学界对薛忆沩作品的冷漠是一种羞耻。日前其五本新书:长篇小说《遗弃》、书评集《文学的祖国》、微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散文集《与马可·波罗同行》和《一个年代的副本》,由上海文艺、上海三联、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去年底,薛忆沩中断他将近8年离群索居的生活,重食人间烟火,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学系2009-2010年度访问学者。他的“回归”激起了批评界对他的写作新一轮的关注。批评家吴亮主编的、典雅的《上海文化》杂志在2010年第一期刊出了关于他的战争小说的长篇评论。而同时与顾彬教授主持岭南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旅美学者刘再复教授偶尔读到了他的《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这部作品与《阿Q正传》等11种经典作品一起入选由林贤治、肖建国主编的《中篇小说金库》第一辑)。兴奋之余,刘再复教授写下《阅读薛忆沩小说的狂喜》一文,称薛忆沩的小说用“金子般的文字”写成,似乎故意是与德国同行的“垃圾论”大唱反调。文章还为薛忆沩的“名”不副“实”鸣不平,称薛忆沩的写作有非凡的实力,却没有与之相称的超凡的大名。文章在香港《明报》月刊二月号发表后,又很快于《南方都市报》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地华文文学读者和学者的注意。接着,《明报》月刊又在五月号发表了《遗弃二十年:一份奇特的文学档案》一文。薛忆沩那部著名的“旧书”又再一次成为了“新闻”。而香港的哲学家李天命在读到薛忆沩的小说之后,直截了当称薛忆沩为“天才”。“他还有英式的幽默感,善于自我嘲讽和贬抑。这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也非常罕见。”薛忆沩的德国朋友有一次跟他讨论起卡夫卡的幽默,她说他是中国作家中少有的有幽默感的人。
英语好,在海外,读书多或者说是阅读能力强,但依然很差劲。因为根本没什么理解力,只有空洞做作的所谓精致趣味和知识分子情怀。但这样的人也不少,而且文章出来效果也不错。稍不留神,也会被感动,就像大学时读上海堡垒这样的小说也会伤感一下一样;它们都学会了某种技巧,拿来装装样子骗骗人罢了。不过,也是自己生活太糟才会上当,太不堪了,所以看到十四五岁的杀马特女孩,也会觉得就是梦中的洛丽塔,没一点办法。
评分讓人著迷的還是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的軼事。篇幅涉及較多的是一些中國的老朋友 俄國 欸應該是蘇聯著名知識分子的流年碎影 引用或直接自諸多的傳記與回憶錄出發 延展描摹 對於自己來說 未來也不失為一個不乏迷人之處的連接起人物關係與知識脈絡的路途啊
评分不否认薛忆沩是个好作者。不过我爱的是谦卑的灵魂,这种文学大范儿和我是一个院子里的邻居的口吻实在喜欢不起来
评分讓人著迷的還是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的軼事。篇幅涉及較多的是一些中國的老朋友 俄國 欸應該是蘇聯著名知識分子的流年碎影 引用或直接自諸多的傳記與回憶錄出發 延展描摹 對於自己來說 未來也不失為一個不乏迷人之處的連接起人物關係與知識脈絡的路途啊
评分文学的评论,其实是基于文本原著的再创作,有没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创造出来很重要。这本专栏集并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大部分篇目只是在重述作家生平经历。对于想了解作家人生故事的读者可以看看。
由本书P66页的发现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41494/discussion/49493297/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评分由本书P66页的发现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41494/discussion/49493297/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评分“语言是文学的祖国”,薛忆沩如是说。然而,不是任何人笔下的语言都能被称之为文学,只有那些掌握语言的艺术或语言之道的人,才能写出文学。《文学的祖国》就是这样一本关于语言之道的书。 这本书名义上是书评,其实却讲了30多位作家其人和其书的故事,包括莎士比亚、茨威格、...
评分由本书P66页的发现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41494/discussion/49493297/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这是“虚拟之书章”吗?
评分1、 读《文学的祖国》,发现薛忆沩对“很多作家的作品或是他们的一生”,都用“正题”“反题”与“合题”来概括。 “反题”,往往是不得已地参与到自己想象不到的环境里面,而自然形成新的阶段。 “正题”,是很喜欢,却无法主观延续下去的状态。 而“合题”,有别于不了...
文学的祖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