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富恩特斯,1928年生于巴拿马。曾在美国、墨西哥、蒙德维德奥、布宜诺斯艾利斯、智利的圣地亚哥、里约热内卢、日内瓦上学。曾任墨西哥派驻日内瓦的各国际组织的代表,墨西哥驻法国大使。1984年获墨西哥国家文学奖,1987年获塞万提斯奖,1994年获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文学奖。1992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戴面具的日子》、《盲人的歌》、《烧焦了的水》和《水晶的边界》,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良知》、《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换皮》、《神圣的区域》、《我们的土地》、《一个遥远的家庭》、《老美国佬》、《与劳拉·迪亚斯共度的岁月》、《狄安娜,孤寂的女猎手》、《墨西哥的五个太阳》等。
我们需要一个由多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多种文化构成的基础,以抵御一个纯娱乐的、整齐划一的、排他的和空洞的世界文化。
四十年、五十年后,当我不在人世,当不同的价值观逐渐被所有人认可,当差异渐渐消除,当反对的声浪平息,当大森林的法则融入政治,哪些问题会成为新的争论的焦点呢7我斗胆想出了三个。一是环境保护问题。一是妇女权益问题。还有一个是个人空间对抗公共空间侵入,公共空间也对抗个人侵入的问题。
书籍告诉我们任何其他一种交流方式都不能告诉我们的:把我们所有的能力都综合起来,认识我们自己,让我们在这个世界、在自己身上也在他人身上完善自己。
书籍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里充满机遇,这些机遇能把希望变为经验,并把经验变为命运。
书籍告诉我们,总是有他者的存在,总是有其他人的存在,我们的人格的完善不在于光想着自己,而在于关注别人。
书籍是通过语言对感觉实行的教育。
在《我相信》这本书中,与我们交谈的是作为散文家的富恩特斯。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将他所经历的和所思考的娓娓道来。也许以这种方式,他更能接近我们。从Amistad(友谊)到Zurich(苏黎世),童年、朋友、子女、爱情、留学经历……明净的回忆似在不经意间编排成老作家丰富多彩的一生。此书并不是一本自传。这四十一篇散文包含了富恩特斯对人生、艺术、历史等主题的独到的思考。
超喜欢那篇“上帝” 怀疑能让我们称谓更坚强的个人,还是更坚强的信徒呢? 你得承认,我们住在一块受了伤的土地上。
评分知道小说家富恩特斯应该归功于小说家昆德拉,阅读昆德拉让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小说家,而这个墨西哥的小说家1928年出生在巴拿马,岁数比昆德拉大一岁,比格拉斯小一岁,他们都写得一手的好小说,有意思的小说。他们都还活着,而且他们好像没有被追杀。2008年3月买来小说家富恩...
评分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散文集,卡洛斯-富恩特斯是一个新近才去世的墨西哥小说家、作家。感觉他的文字充满哲理。又充斥着许多理性的价值判断。书中作者探讨了许多我们人生的附属物的纯在价值,比如人生、友谊、亲情、宗教等等之类的东西,作者本人的思想深受西方主流思想的熏陶,向我...
评分超喜欢那篇“上帝” 怀疑能让我们称谓更坚强的个人,还是更坚强的信徒呢? 你得承认,我们住在一块受了伤的土地上。
评分买下这本书的时候,对于作者我是不大了解的。在拉美作家中,我所熟知的也只有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两位。我已经忘记了买下它的理由,也许只是看着顺眼罢了。 这是一本关于艺术、哲学、宗教、文学、政治等丰富主题的散文集,从友谊谈到了苏黎世,涉猎甚广。有上帝、耶稣这样严肃...
典型
评分有静雅思听,听过“友谊”
评分A to Z: from Amistad to Zurich. 最近喜欢短篇散文。 富恩特斯讲道了友情,子女,死亡等等与生活相关的,还有关于自由,革命, 以及很多很多我不太懂得话题:) 。可能是作者阅历太丰富,思想太深刻,也可能是我的生活一直很安逸平和,很多很多不是我单纯可以通过想象来理解的:)
评分他的思想 独立出一整个时代
评分作者假设读者读过他读过的所有作品,评论某个小说里的主人公时,根本不解释此人出自哪个小说和此小说的大概情节。可以肯定,作者没有受过任何数理思维的训练,他对每一题目进行头脑风暴,写下他关于这个题目所能想到的所有东西,这些东西之间没有逻辑线索,没有组织起他们的观点,毫不关心别人能不能看懂。此书适合启发人去回忆自己关于某个主题能想到什么,自己曾经持有怎样的观点,可能这就是欣赏随笔的要领本身。如果想得到观点的交流,这本书会让人崩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