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忆沩,1964年出生,在湖南长沙长大、198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后浪迹于“各”行“各”业、1996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后执着于大学教学。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现正“不远万里”,生活在“别处”。
这是薛忆沩的一部小说集。收入他1991年离开文坛前不久以及1996年重返文坛之后发表于《收获》、《花城》、《天涯》以及台湾《联合文学》、香港《纯文学》和美国《今天》的杂志上的作品。包括读者厚爱的《出租车司机》,学者垂青的《首战告捷》和作者自鸣得意的《广州暴乱》等。“个人”或者说个人忍负的“普遍人性”是薛忆沩全部作品的共同主题,不管具体的背景被乔装成爱情还是死亡、现在还是过去、战争还是和平。薛忆沩的长篇小说《遗弃》出版8年之后突然成为知识界的“话题”,而他的这一部小说集却是在一批知名学者和不少热心读者谈论和关注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终于得以出版。不管在哪种情况下,时间都是对薛忆伪的作品最中肯的赞扬。
《公共澡堂》的主人公名字是“X”,但这个名字就像卡夫卡许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叫“K”一样,等于没有名字。《公共澡堂》是跨度更大的人生时段中的内心感叹,我们听到X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钟表的声音在滴答作响,而整篇小说交织着音乐般节奏的情感触发和倾泻。这里的人生时段就像季节...
评分这一次,战争不再是回忆,而是直接进入情节之中。主人公的官阶从“排长”拔升成了“营长”(到后来的《首战告捷》里主人公就更是晋升为“将军”了)。 北伐战争与《老兵》中的战争有了很不同的意义。至少,小说主人公黄营长是主动地选择了战争。黄营长出生于大户人家,受过良好...
评分《流动的房间》,在主题上延续了《两个人的车站》,但是在风格上可追溯到薛忆沩十几年前出版的长篇小说《遗弃》。“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可能有一座对我们的生活来说神秘莫测的城市”,小说由这样的开头赋予了一种追忆与整理个人生活的基调,至少对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来说像一部...
评分薛忆沩小说的风格在大陆小说中易于被辨认出来,首先由于小说所使用的语言显得有些过“雅”、过于简洁,没有观光客可以利用的风俗画的意义。 薛忆沩的口味与风格相当古典,如果要将薛忆沩的写作风格和历史中的坐标进行比较(不是计算他在文学中的地位),他的位置在伏尔泰、尤...
评分薛忆沩小说的风格在大陆小说中易于被辨认出来,首先由于小说所使用的语言显得有些过“雅”、过于简洁,没有观光客可以利用的风俗画的意义。 薛忆沩的口味与风格相当古典,如果要将薛忆沩的写作风格和历史中的坐标进行比较(不是计算他在文学中的地位),他的位置在伏尔泰、尤...
b+
评分最近看到的国内很好的小说集。
评分非常棒,近来看过的最好的当代作品。
评分早期的短篇小说集,感觉没什么惊艳的。
评分如果是二十年前的我看到这些文章,大概会惊为天人吧,如今的我,对这本书只能敬佩,难说欣赏。这些文字编织而成的意象,美好而绚烂,诡谲又迷人,只是,它们无关现实,犹如砂之城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