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可·波罗同行

与马可·波罗同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薛忆沩
出品人:
页数:2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2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17943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薛忆沩
  • 卡尔维诺
  • 随笔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历史
  • 游记
  • 散文
  • 马可·波罗
  • 旅行
  • 历史
  • 探险
  • 中西交流
  • 丝绸之路
  • 元朝
  • 地理发现
  • 文化
  • 古代旅行ogue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关于卡尔维诺的名著《看不见的城市》的解读。这一段特殊文学之旅的初稿完成于2006—2007年间。那期间,薛忆沩在为《南方周末》和《随笔》杂志撰写以“书”为本的专栏。每天一程的“与马可•波罗同行”是薛忆沩为强化训练汉语写作能力而给自己出的“附加题”。这难度极大的“附加题”记录了一个生活在异乡的苛刻的写作者对母语近乎疯狂的思念。

这些精妙的文字于2008-2012年间陆续发表在《读书》、《上海文化》、《作家》杂志上,并得到了来自专家和读者的顶级的评价。跟随着马可•波罗叙述的五十五座城市,作者展示了一段特殊的文学之旅,并回答了“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

作者简介

薛忆沩,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1996-2006年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6-2007年为《南方周末》及《随笔》杂志撰写读书专栏。2009-2010年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已经出版的作品有:《遗弃》、《流动的房间》、《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等。即将出版的作品有《文学的祖国》、《与马可•波罗同行》、《不肯离去的海豚》、《白求恩的孩子们》、《遗弃或者关于生活的证词》等。

目录信息

目录
对夜晚的感激:第一座城市
最短的城市:第二座城市
沉睡的欲望:第三座城市
城市的掌纹:第四座城市
欲望的权力:第五座城市
符号的暴力:第六座城市
记忆的悲剧:第七座城市
荒漠的边界:第八座城市
互惠的重复:第九座城市
对立的宗教:第十座城市
权威的沉默:第十一座城市
欲望的收藏:第十二座城市
绝种的差别:第十三座城市
失宠的幸福:第十四座城市
交换的记忆:第十五座城市

女人的背影:第十六座城市
语言的谎言:第十七座城市
清晨的歌唱:第十八座城市
圣洁的交易:第十九座城市
镜子的魔法:第二十座城市
符号的诚实:第二十一座城市
不断的革命:第二十二座城市
不变的万变:第二十三座城市
无情的注视:第二十四座城市
名义的专制:第二十五座城市
云中的生活:第二十六座城市
透明的代价:第二十七座城市
伤感的缺席:第二十八座城市
相似的对立:第二十九座城市
不朽的对白:第三十座城市
孤独的道路:第三十一座城市
堕落的目光:第三十二座城市
丢失的家园:第三十三座城市
忧郁的来世:第三十四座城市
浓缩的天空:第三十五座城市
超薄的风景:第三十六座城市
原型的疑问:第三十七座城市
复制的复制:第三十八座城市
龌龊的崇高:第三十九座城市
昨天的流沙:第四十座城市
远处的名字:第四十一座城市
静止的不安:第四十二座城市
未竟的天空:第四十三座城市
离开的到达:第四十四座城市
时间的隐喻:第四十五座城市
最“长”的城市:第四十六座城市
精确的计算:第四十七座城市
“我”们的繁殖:第四十八座城市
深处的快乐:第四十九座城市
动态的和谐:第五十座城市
绝迹的边界:第五十一座城市
神喻的误读:第五十二座城市
外面的外面:第五十三座城市
“神奇”的复活:第五十四座城市
此刻的公平:第五十五座城市
叙述的极限:马可.波罗的目的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第51座城市, 然而在译林版《看不见的城市》却是这样, 因此,问题来了:在城市里苟延残喘的这些羊到底是“散发出一阵阵恶臭”还是“几乎没有了臭味”? 这本导读是作者根据英文版写的,译林版则是译者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我手头既没有英文版,更没有意大利文版(更何况我...

评分

本书第51座城市, 然而在译林版《看不见的城市》却是这样, 因此,问题来了:在城市里苟延残喘的这些羊到底是“散发出一阵阵恶臭”还是“几乎没有了臭味”? 这本导读是作者根据英文版写的,译林版则是译者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我手头既没有英文版,更没有意大利文版(更何况我...

评分

本书第51座城市, 然而在译林版《看不见的城市》却是这样, 因此,问题来了:在城市里苟延残喘的这些羊到底是“散发出一阵阵恶臭”还是“几乎没有了臭味”? 这本导读是作者根据英文版写的,译林版则是译者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我手头既没有英文版,更没有意大利文版(更何况我...

评分

本书第51座城市, 然而在译林版《看不见的城市》却是这样, 因此,问题来了:在城市里苟延残喘的这些羊到底是“散发出一阵阵恶臭”还是“几乎没有了臭味”? 这本导读是作者根据英文版写的,译林版则是译者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我手头既没有英文版,更没有意大利文版(更何况我...

评分

本书第51座城市, 然而在译林版《看不见的城市》却是这样, 因此,问题来了:在城市里苟延残喘的这些羊到底是“散发出一阵阵恶臭”还是“几乎没有了臭味”? 这本导读是作者根据英文版写的,译林版则是译者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我手头既没有英文版,更没有意大利文版(更何况我...

用户评价

评分

出乎意料的好。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评论,而是在卡尔维诺的基础上进行的阐述和再创造。许多地方展开得很深入,小标题的总结也精练到位。虽然把原文的隐喻铺开成了显白教诲,丧失了一部分想象的空间,但却没有流于陈述,而是将现象对接上了思考。不夸张的说,一些行文的精彩程度不输卡尔维诺。在和原文对读的时候,有时候一不注意还真就分不清这是薛忆沩还是卡尔维诺了

评分

部分解读太牵强,个人主观臆断的痕迹太明显。

评分

在经历了对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一个月的阅读后,我紧接着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读完薛忆沩的这本读解。很明显的,他的面前拥有中译和英译(可能还有意大利语原版)的版本,才使得读解能够回到语言的细腻描述,可以比较《千年文学备忘录》,薛氏同样在还原或者探究卡氏的写作方法,光是这点我就誊写了四张文摘卡。作者个人的(中国)城市经验使得那些看不见的城市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注定是一次批判性的实验。不免有些不尽兴的是,作者的五十五座城市的系列描述略显重复,相比卡氏思维跳跃的惊心动魄,理据的叙述会让人更好理解。作为读者,仍然会有些疑问,偶然出现的插图希望表达的意愿是什么?因为一旦出现图像,必然会有另一层叙事,我同样会对纯文字写作的卡尔维诺对图像阐释的看法略感兴趣。

评分

这本书看了两遍了。像这种结构精美的小说应该细细咀嚼, 可惜现在的生活太忙了,心里静不下来。

评分

只要时间允许,所有的城市都将会变成没有“差别”的国际化的大都市。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将失去自己的身份,所有的生活都将变成平庸的复制品。而对旅行者最大的威胁是,在那种没有差别的未来世界里,“旅行”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他已经无法再“生活在别处”。作者对文字本身的迷恋,使我几度游离文章之外,但又强迫将自己重新投入。不知符号学,对理解此书有否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