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阿姆河之乡

前往阿姆河之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伯特‧拜伦

Robert Byron,1905-1941

英国旅行家、作家、艺术史家,就读于伊顿公学及牛津梅顿学院。在牛津求学期间,他是率先搜集维多利亚文物的收藏家之一,这项不经意的作为,开启了日后他对维多利亚美学价值观及既定古典主义的挑战。他曾远行到中国和西藏,并游遍邻近英国的大部分国家。二十二岁时,他根据走访希腊阿索斯山的经历,完成《车站》一书。随后又发表两部鉴赏拜占庭艺术的著作:《拜占庭的成就》和《西方绘画的诞生》。一九三三年出版《先访俄罗斯,再入西藏》,从此奠定了旅行家及文明鉴赏家的声誉。游历俄罗斯与阿富汗的旅行经验激发了他写作《前往阿姆河之乡》的灵感,此书为他赢得一九三七年的《周日泰晤士报》文学奖。

拜伦本性积极,斗志高昂,又善于交友。他经常撰写建筑方面的文章,对当代英国建筑大师勒琴斯甚为推崇。二战期间,他奉派前往麦什德担任观察员,不幸的是,船只行驶到苏格兰北方时,惨遭鱼雷炸沉。这起悲剧让拜伦见识过人、成就非凡的一生提早画上了句点,他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英] 罗伯特·拜伦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43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3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49759
丛书系列:世界旅行与探险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旅行 
  • 罗伯特·拜伦 
  • 中东 
  • 随笔 
  • 随笔/游记/书信 
  • 英国 
  • 英国文学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九三三年,罗伯特‧拜伦展开了一场追寻伊斯兰教建筑起源的旅行。他从维也纳出发,友伴克里斯多夫在塞浦路斯加入,接着他们踏上穿越中东之旅,行经贝鲁特、耶路撒冷、巴格达和德黑兰,最后抵达奥克西安纳,也就是形成阿富汗和俄国部分边界的阿姆河的发源地。拜伦激发了无数旅行者和作家的灵感,本书不仅是提供娱乐的游记,还是对中东地区建筑珍宝的可贵记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The Road to Oxiana? 以前看过企鹅经典系列里的一本,写得是很有味道的。拜伦笔下的探险之旅优雅恬静得如同花园里的下午茶。

评分

与东方“求法”不同的是,西方的旅行充满了探索精神,那些高扬着民族主义的孤独的旅行者。用他们明澈的眼睛,超凡的体能,以及坚强的意志行走八方,书写出蔚为壮观的旅行文学。 阅读拜伦,能体验到他所说的Voyageur的精神,为增长见识而来,抱着互相欣赏的态度,而他本人,也...  

评分

与东方“求法”不同的是,西方的旅行充满了探索精神,那些高扬着民族主义的孤独的旅行者。用他们明澈的眼睛,超凡的体能,以及坚强的意志行走八方,书写出蔚为壮观的旅行文学。 阅读拜伦,能体验到他所说的Voyageur的精神,为增长见识而来,抱着互相欣赏的态度,而他本人,也...  

评分

与东方“求法”不同的是,西方的旅行充满了探索精神,那些高扬着民族主义的孤独的旅行者。用他们明澈的眼睛,超凡的体能,以及坚强的意志行走八方,书写出蔚为壮观的旅行文学。 阅读拜伦,能体验到他所说的Voyageur的精神,为增长见识而来,抱着互相欣赏的态度,而他本人,也...  

评分

The Road to Oxiana? 以前看过企鹅经典系列里的一本,写得是很有味道的。拜伦笔下的探险之旅优雅恬静得如同花园里的下午茶。

用户评价

评分

多年前读的,还记得非常生动的伊朗阿富汗民间风情描述,寻访历史建筑不惜冒险,收了原版,要排上日程读掉。今年吧。打个码先。

评分

有些细碎的有趣之处,但总体来说就是一本琐碎的旅行日记,充斥着各种虽然很悲惨但却也很无聊的遭遇,比方说审批老过不了没办法前行之类的。书里配了少量图片,但是质量和像素都挺差的,感觉对认识中东建筑没太大助益

评分

多年前读的,还记得非常生动的伊朗阿富汗民间风情描述,寻访历史建筑不惜冒险,收了原版,要排上日程读掉。今年吧。打个码先。

评分

译者的文学素养很不错,可惜是个地理盲,生造出许多地名,一些物产翻译得也不准确。比如麦什德应为马什哈德,Ishkashim附近矿场出产的应该是青金石,怎么可能是需要人工烧制的琉璃。类似错误太多了。出版社如有需要可以请我当校对。

评分

但其实并没有看完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