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蘇珊・桑塔格 文化批評 疾病的隱喻 美國 文化 蘇珊·桑塔格 哲學 社會學
发表于2025-02-23
疾病的隱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疾病的隱喻》一書收錄瞭桑塔格兩篇重要論文“作為隱喻的疾病”及“愛滋病及其隱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並批判瞭諸如結核病、愛滋病、癌癥等如何在社會的演繹中一步步隱喻化,從“僅僅是身體的一種病”轉換成瞭一種道德批判,並進而轉換成一種政治壓迫的過程。文章最初連載於《紐約書評》(1978年),由於反響巨大,此後數年中兩篇文章被多次集結成冊齣版,成為瞭社會批判的經典之作。
桑塔格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當前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和西濛・彼伏娃、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並獲得2003年度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一直沒覺得蘇珊桑塔格牛逼在哪裏?
評分關於“隱喻”, 蘇珊·桑塔格采用瞭亞裏斯多德的定義, 即“以他物之名名此物”; 而所謂“疾病隱喻”, 就是把疾病作為形容詞, 即說某物“像”或“是”疾病, 是指這事惡心或醜惡, 在社會意義和道德意義上不正確。桑塔格在論述中引用瞭西方文化中的許多疾病隱喻, 比如, “看任何一個大城市縱橫交錯的平麵圖, 就是在看縴維瘤的縱橫交錯”; “西藏的那種隱修生活方式, 對文明來說, 是一種結核病”。這告訴我們, 隱喻這種人類創造性思維形式和修辭手段, 可能是危險的, 應該警惕和摒棄那些在文化上不正確、在意識形態上具有欺騙性和鼓動性的隱喻, 尤其是疾病隱喻。
評分2015年第129本:關於結核、癌癥、艾滋等疾病的隱喻性描繪,從社會、文化、政治等角度將疾病妖魔化,為之打上恥辱的印記,而罔顧患者的不幸與痛苦,將其置於另一重懲罰之下。桑塔格說看待疾病最真誠的方式是“盡可能消除或抵製隱喻性思考”,然而舊的隱喻或許不斷凋亡,但新的隱喻仍在繼續傷害著病人。
評分本書由Illness as Metaphor 和 AIDS and Its Metaphor兩篇文章組成。在第一篇中作者首先通過分析加諸癌癥和結核病兩種疾病之上的各種隱喻,分析瞭人們關於疾病的觀念及其形成與變化。作者希望藉此“盡可能消除或抵製隱喻性思考”(p5),將病人從有關疾病的道德性判斷中解脫齣來。而第二篇文章寫於1989年,是作者重讀《作為隱喻的疾病》之後的想法;她分析瞭艾滋病作為一種流行病被人們賦予的隱喻。作者在有關艾滋病成為全球事件、具有過多”公共性“方麵的論述,聯係現在的實際依然非常有趣,值得思考。(我覺得這本書算是比較容易讀的,感覺譯者也譯的比較用心。)
評分有過疾病的感受,纔理解所謂疾病的汙名化,是如何蠶食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和精神,這種病態化錶徵在當今中國,依然連討論空間都沒有~
我们已经给疾病强加了太多含义,进行了太多阐释,而它们是非本质的。疾病的本质发生了偏离,苏珊对这些疾病的隐喻进行了讨论,有关阶级、女权、死亡、政治。她身患癌症后仍然在写此书,所以对疾病和一个患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诸多的嗤之以鼻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反省。本书延续了...
評分前些日子比较艰难的把苏大姐的《疾病的隐喻》读完,一路下来,八个大字形容,头皮发麻,脑海生青。倒不是有多么困难的理解,而是根本无法融会贯通,前后文连接不起来,中心点也摸不准透,只得看一点又回头翻一点,直至书完,前面所有又似新书一般毫无印象。表于皮象之外的读书...
評分同样是癌症,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表示“窝们也想要漂亮妹子的身体!”(咦?) “不行,”制片人说,“你们太不小清新了!” 但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肺结核说起。 其实中国古人对痨死的人观感并不好,就像红楼梦里的尤二姐,凤姐跟贾母说她是痨死的,老太太赶紧催着拉出去火...
評分26 那个腹部隆起的人孕育着自己的死亡。 51 古代世界对疾病的思考,大多把疾病当作上天降罪的工具。 52 像任何一种极端的处境一样,令人恐惧的疾病也把人的好品性和坏品性统统都暴露出来了。 54 至少,疾病的不幸能够擦亮人的眼睛,使他看清一生中的种种自欺和人格的失败。 60...
評分要说这种书,仿佛不得不说福柯,所谓话语体系.她跟在福柯后面,自己身患绝症,辗转求医问药,不得不面对众人. 肺炎癌症艾滋一路说过去,其间必然有许多她自身所遭遇的而她认为不该遭遇的东西,然后以学术的语言呈现出来,她本来就是一副控诉者的姿态,对这个世界,对交往中所使用的语言....
疾病的隱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