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1886-1965),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生于东京一米商家庭。谷崎的创作倾向颓废,追求强烈的刺激、自我虐待的快感,小说世界充满荒诞与怪异,在丑中寻求美,在赞美恶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他的散文世界则洋溢着浓郁的日本风,耽溺于阴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悦与民族的风情。 代表性有短篇小说《恶魔》(1912)、《春琴抄》(1933),长篇小说《痴人之爱》(1925)、《卍字》(1928)、《细雪》(1942-1948)、《少将滋干之母》(1950)、《钥匙》(1956)、《疯癫老人日记》(1962),随笔评论集《阴翳礼赞》等。他的《源氏物语》口语译本文笔明丽酣畅。194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
《疯癫老人日记》描写一个老人既已性无能,又深藏着生命的原始渴求和力量。老人看中儿媳妇美丽的脚,看作是佛的脚,崇拜得五体投地;儿媳妇则是个放任的女性,有一股征服男人的强烈欲望,为此甚至不惜施虐。老人爱抚她的脚时,她采取接受的态度。老人在抚爱中,忆起了自己儿时恋母﹑抚爱母亲的脚的情景,将母亲与儿媳妇叠印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神秘的感情。最后老人想将儿媳妇那只佛脚般的脚,拓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以求得死后永恒的愉悦和永恒的美。
和《细雪》的感觉一点也不一样,当时看了《细雪》之后还特地去找了电影看看,虽然情节被篡改了一些,不过总体感觉还是蛮忠于原著的,风景美、人也美。书的感觉更纯一点。 这本就完全不同了,和《细雪》比起来是那么自虐、畸形、变态,书里面的老人家跑去看儿媳妇洗澡,亲吻儿媳...
评分一部上世纪的作品,隔了将近五十年的时光,至今读来仍毫无隔阂,大概是因为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内在的国际性所致?当时他就以写作洋气引起关注,他的作品往往围绕“性”这一主题,性又是人的生理需要,是可以放诸四海的写作母题。 《疯癫老人日记》以老人的日记这一主观视角...
评分译自中公文库《疯癫老人日记》2001年3月版 文/吉行淳之介 译/于婧 《疯癫老人日记》的主人公年龄为七十七岁,这部作品完成的时候,谷崎润一郎也刚好七十七岁。先探讨这部作品的具体数据是不是事实,内容肯定是根据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写成的。然而,日本人的特点是随着年龄的...
评分执迷还是狂恋,性欲与死亡的对决 耽美大师的回归原点之作 人性极致下的怪诞幽默 《疯癫老人日记》写的是老年人的性问题。这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就我所知,实属唯一。 ——日本文学研究家 唐纳德·金 节选一 十一日。……今天不是针灸日,不过今天和九日那天不一样。 ...
怎么说呢……也只有日本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不过字里行间我看出一些喜剧的成分。另外爷爷的形象跃然纸上,太丰满了
评分表面看来是个恋足人妻控抖m爷爷的故事,和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以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合在一起看就有趣极了。谷崎润一郎的写作十分对胃口。
评分谷崎写作之时恰好77岁,与性无能的衰老男主同龄,故而是代入感十分强烈的写作。与称之为是创作,不如说是坦白来得更恰当。作者自己想必也受着同样的煎熬,什么唯美(摆设,古董,书画,插花),什么官能,通通无法使他心神安宁,只有两件事情占据了大脑:性欲和写作。对,该作以日记分段呈现老人的心路感受,一般读者恐怕仅仅记住了垂涎儿媳姿色的老朽形象,而忽略了承载内容的形式。老头甚至想拓下儿媳飒子的足印,做成死后压身的佛足石,怀抱着以局部代替整体的企图凝固她的美,从而永恒地相伴在身边。那种在死亡边缘的绝望与挣扎,对爱欲的眷恋与痴狂的确变态。但是写作却是更加超越的表达,令老头血压上升的不唯与儿媳接吻,写作也能令他兴奋。欲望忽起忽落,终究杳如云烟,留下来更隽永的还是那几个字几句话而已。
评分看了三页,我就知道这20块太值了!!!!!!!谷崎润一郎比渡边淳一更得吾心!下回把卍字也买回来!
评分初看还是挺乍吓一跳的,但是多看了以后想想人欲的转移,疏放,和解脱,也觉得自然。写的还是真的挺到位的,我觉得日本文化有些时候把人性礼礼貌貌的平平淡淡的就接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