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苏珊・桑塔格 文化批评 疾病的隐喻 美国 文化 苏珊·桑塔格 哲学 社会学
发表于2025-05-16
疾病的隐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爱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爱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文章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1978年),由于反响巨大,此后数年中两篇文章被多次集结成册出版,成为了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
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彼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如果不是课程作业 我一点也不想读这类书。我一点也不想知道隐喻和背后的权力话语。它们总是用不那么可亲的语言煽动内心对这个世界美的解构和质疑,这种感觉糟糕透了。我只想单纯欣赏美,不需要知道背后。所以更多的和学艺术的人做朋友,轻松又舒适。
评分4.5;把历史上几大顽疾从病理特征、社会缘由、人文色彩、道德层面加以纵横分析联系,其知识储备与写作能力让人击节,且因自身罹患癌症的立场,读来格外感触。剖开人类普世心理:“疾病唤起的一种全然古老的恐惧。即使不具有传染性,也会被感到在道德上具有传染性。”在病人被生理性判决之前,社会“道德”已执行隐喻的死刑——罪行的天谴、心灵的脆弱、精神的错乱。结核病被浪漫派赋予道德色彩,消解粗俗肉身;是爬向上层阶级的势利眼文雅、精致和敏感的标志;癌症与军事术语的并置;梅毒被投射到政治哲学,获得精神升华;艾滋病成为第三世界入侵的征象;霍乱是疾病殖民化的标识;极权主义利用、强化疾病携带的恐怖感。这些「隐喻」反映的是文化的缺陷、人类对死亡的阴郁态度、面对工业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的无力感,以及面对暴力的恐惧。
评分确实有福柯的影子
评分有过疾病的感受,才理解所谓疾病的污名化,是如何蚕食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和精神,这种病态化表征在当今中国,依然连讨论空间都没有~
评分本书由Illness as Metaphor 和 AIDS and Its Metaphor两篇文章组成。在第一篇中作者首先通过分析加诸癌症和结核病两种疾病之上的各种隐喻,分析了人们关于疾病的观念及其形成与变化。作者希望借此“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p5),将病人从有关疾病的道德性判断中解脱出来。而第二篇文章写于1989年,是作者重读《作为隐喻的疾病》之后的想法;她分析了艾滋病作为一种流行病被人们赋予的隐喻。作者在有关艾滋病成为全球事件、具有过多”公共性“方面的论述,联系现在的实际依然非常有趣,值得思考。(我觉得这本书算是比较容易读的,感觉译者也译的比较用心。)
凌晨一点二十六分,收到你一条短信,看到时天已亮了。你问:“爱情是什么?”,我一时无语。我想,这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普通却又如此形而上的问题了,多么难于回答。 爱情是什么?我能想到的都是一些隐喻。对,隐喻。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那个最简洁准确的定义。“隐...
评分俗话说“久病成医”。生病生得久了,对得的病也就开始逐步了解。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尽管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疾病千奇百怪,但除了专业人士,似乎很少有人愿意主动了解这些疾病。而一旦自己或者亲人、朋友得上其中一种病,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对此种疾病的关注程...
评分 评分要说这种书,仿佛不得不说福柯,所谓话语体系.她跟在福柯后面,自己身患绝症,辗转求医问药,不得不面对众人. 肺炎癌症艾滋一路说过去,其间必然有许多她自身所遭遇的而她认为不该遭遇的东西,然后以学术的语言呈现出来,她本来就是一副控诉者的姿态,对这个世界,对交往中所使用的语言....
评分前些日子比较艰难的把苏大姐的《疾病的隐喻》读完,一路下来,八个大字形容,头皮发麻,脑海生青。倒不是有多么困难的理解,而是根本无法融会贯通,前后文连接不起来,中心点也摸不准透,只得看一点又回头翻一点,直至书完,前面所有又似新书一般毫无印象。表于皮象之外的读书...
疾病的隐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