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无神论者

写给无神论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阿兰·德波顿他,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23岁以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初试啼声即大放异彩;此后的《爱上浪漫》和《亲吻与诉说》继续激活我们的阅读体验,开掘传统小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5岁就入围法国费米娜奖;27岁完成惊世之作《拥抱逝水年华》;31岁出版《哲学的慰藉》,拿古典的欧洲智慧为现代人疗伤;33岁带着满腹诗书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开讲《旅行的艺术》;35岁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身份的焦虑》的途径;37岁的他撰写的《幸福的建筑》成为英国热播电视节目《完美之家》的创意源泉;41岁的他,继续将睿智的眼光投向工作领域,……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思考《工作颂歌》,成为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最适宜当前形势的作品;41岁的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机场原本只是旅行中的过渡性空间,发生的不过是“出发”与“抵达”,但在阿兰·德波顿的眼中,却成为了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由此引发《机场里的小旅行》;最近,“哲学向左,宗教向右”,以他一贯的在哲学和宗教之间旁征博引,自由进退的优雅笔触,带来一本具有最抚慰人心的,号召大家从宗教中偷点什么东西为己所用的供广大无神论者阅读的作品——《写给无神论者》。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出品人:
页数:312页
译者:梅俊杰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7794
丛书系列:阿兰·德波顿文集(精装版)
图书标签:
  • 宗教 
  • 哲学 
  • 阿兰-德波顿 
  • 阿兰·德波顿 
  • 英国 
  • 随笔 
  • 英国文学 
  • 散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于一旦假设他不存在,人类将如何自处。《写给无神论者的宗教》主题在于一个人即使是一个无信仰者,但是他也能发现宗教是有用的、有趣的并且给人带来安慰的 。在这部刺激的完全属于作者首创的并且即将面临着争议的作品中,德波顿认为世俗的人们可以从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道德、艺术和教育等等领域中去学得一些东西。在这本书中,德尽力去淡化和消弥宗教中教条主义的一面,摄取了宗教中能够安慰怀疑论者当下思想的一面,让人们去感受美丽和睿智的东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反思自己以看书作为爱好的原因。同样地,在每次看完书后写下读后感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针对某一本书的感想,而是,从一本书引发对自己生活的感悟。所以,写一本书与自己的故事的乐趣远远大于单单写一篇读后感。 买书,有惊喜,也有遗憾,在开始读一本...  

评分

近几年特别想寻找一个宗教皈依,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依靠,不知道这样的目的对不对。把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几本书反复看了几遍,觉得这样发愿并不好,应该是以追求证悟的目的。可心这不系之舟,总是易风雨飘摇,难以安稳,以前我总是用读书来获取心灵的踏实。总听人讲,信仰的力量...  

评分

我猜到 这本书肯定会有强烈的争议。。。。果然,持贬低观点的都挺激烈的........大家不要这样....... 觉得作者的语言真挺厉害的,确实是那种侃侃而谈顺畅流利的,虽然是翻译成中文的,但是作者表达观点时的语言状态确实很好。而且,前面作者一再强调的,世俗社会中人们追逐名...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不知道有没有神论者,我觉得,这本书要谈的,真的只是世俗社会里让人心静和成长的一种方式。宗教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宗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宗教在过去几千年中的积淀中,也有一些材料能够实现作者的目的。简直就是一本个人自我教育成长新模式的宣言书。

评分

作者谈论的不是宗教信仰的神,而是宗教本身,是人类社会的结晶

评分

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我看不下去作者这是在干什么。

评分

我这样理解对不对:作者向我们呈现了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宗教的各种美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慰藉。那个谁说的来着:越是反抗某种东西,受这种东西影响就越大。

评分

写在读本书之前:正如“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淡漠”。有信仰者的反面也不是无神论者,而应该是对信仰漠不关心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