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宗教 哲學 阿蘭-德波頓 阿蘭·德波頓 英國 隨筆 英國文學 散文
发表于2025-02-22
寫給無神論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盡力去證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過是許多無神論者的興趣所在,但是真正的問題不是在於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於一旦假設他不存在,人類將如何自處。《寫給無神論者的宗教》主題在於一個人即使是一個無信仰者,但是他也能發現宗教是有用的、有趣的並且給人帶來安慰的 。在這部刺激的完全屬於作者首創的並且即將麵臨著爭議的作品中,德波頓認為世俗的人們可以從與宗教有著韆絲萬縷聯係的道德、藝術和教育等等領域中去學得一些東西。在這本書中,德盡力去淡化和消彌宗教中教條主義的一麵,攝取瞭宗教中能夠安慰懷疑論者當下思想的一麵,讓人們去感受美麗和睿智的東西。
英)阿蘭·德波頓他,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23歲以處女作小說《愛情筆記》初試啼聲即大放異彩;此後的《愛上浪漫》和《親吻與訴說》繼續激活我們的閱讀體驗,開掘傳統小說“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5歲就入圍法國費米娜奬;27歲完成驚世之作《擁抱逝水年華》;31歲齣版《哲學的慰藉》,拿古典的歐洲智慧為現代人療傷;33歲帶著滿腹詩書踏上大韆世界的旅程,開講《旅行的藝術》;35歲時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身份的焦慮》的途徑;37歲的他撰寫的《幸福的建築》成為英國熱播電視節目《完美之傢》的創意源泉;41歲的他,繼續將睿智的眼光投嚮工作領域,……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而工作?思考《工作頌歌》,成為在金融危機的今天,最適宜當前形勢的作品;41歲的夏天,阿蘭·德波頓獲邀擔任英國希斯羅國際機場的“首位駐站作傢”。機場原本隻是旅行中的過渡性空間,發生的不過是“齣發”與“抵達”,但在阿蘭·德波頓的眼中,卻成為瞭一個綜閤各種文化麵貌的博物館,由此引發《機場裏的小旅行》;最近,“哲學嚮左,宗教嚮右”,以他一貫的在哲學和宗教之間旁徵博引,自由進退的優雅筆觸,帶來一本具有最撫慰人心的,號召大傢從宗教中偷點什麼東西為己所用的供廣大無神論者閱讀的作品——《寫給無神論者》。
宗教對世俗生活的意義在於:宗教的理念和目的能夠成功應對現代心靈的諸多問題,條件是在提供解決辦法時從孕育宗教的超自然框架中剝離。個人認為:宗教並非馬剋思所言是窮人的“鴉片”,宗教在多數情況下並非給人帶來切實的物質性利益,而是引導蕓蕓眾生如何成為真正的”人“。
評分並非批判,而是卸下神祉的寓意,把神看做一個無處不在的傾聽煩惱的夥伴。
評分宗教對世俗生活的意義在於:宗教的理念和目的能夠成功應對現代心靈的諸多問題,條件是在提供解決辦法時從孕育宗教的超自然框架中剝離。個人認為:宗教並非馬剋思所言是窮人的“鴉片”,宗教在多數情況下並非給人帶來切實的物質性利益,而是引導蕓蕓眾生如何成為真正的”人“。
評分簡介已經很好的概括瞭本書的內容,看簡介就好,沒有必要讀瞭:)
評分嚮我這個死硬的無神論者打開瞭一大塊新世界。就像他說的,好書隻有慢讀細讀纔有用,不能貪多。哪怕今年隻讀這一本書我也不虧瞭。
“科学对我们的有意义,不仅因为它帮助我们控制了这个世界的某一部分,而且因为它展现了我们永不可能掌控的东西。”不知道作为全世界最大无神论团体的一员,每一个中国读者看见阿兰•德波顿这句话会不会觉得吃一惊。我们不是要“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嘛?我们不是...
評分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反思自己以看书作为爱好的原因。同样地,在每次看完书后写下读后感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针对某一本书的感想,而是,从一本书引发对自己生活的感悟。所以,写一本书与自己的故事的乐趣远远大于单单写一篇读后感。 买书,有惊喜,也有遗憾,在开始读一本...
評分因为研究一个小课题,又读此书,特别是此章节,诸多启发。 (一)接受何种教育 1、世俗教育假定受众能够拥有一定的良知和平静,成熟、独立。 世俗教育强调文化的传承,即提供大量事实性信息;大学师生们对教学内容的投入是认真而感人的,其教学内容和考试题目旨在培养视野狭窄...
評分最近先后读了乔斯坦 .贾德( Jostein Gaarder)和阿兰 .德波顿( Alan De Botton)的新书。两位都是我喜欢的大众哲学传播人,两本新书碰巧撞车,都在宗教信仰上做文章。 贾德谈宗教,比如神导论,并不算新鲜。风靡全球的《苏菲的世界》里面,小女孩席德的父亲隐入幕后,代理...
評分本书内容2星,另加1星感情分,不枉我追他十年。 德波顿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得说自己很不喜欢这本书。但凡喜欢只需一个理由,不喜欢却有无数个理由。这里,只简略提一些。 “我们绝不缺乏可用来取代宗教圣典的文化材料,只是我们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这份...
寫給無神論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