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老北京

再会,老北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迈克尔·麦尔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何雨珈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61197
丛书系列:译文纪实
图书标签:
  • 纪实
  • 北京
  • 老北京
  • 迈克尔·麦尔
  • 社会观察
  • 城市史
  • 城市
  • 记录
  • 老北京
  • 胡同
  • 北京风情
  • 民国历史
  • 旧时光
  • 城市记忆
  • 民俗文化
  • 生活日常
  • 传统建筑
  • 历史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 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最大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百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一天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作者简介

迈克尔•麦尔 Michael Meyer

1995年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培训英语教师。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了十年,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他的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媒体上发表。迈克尔•麦尔曾获得多个写作奖项,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奖、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奖、怀廷奖和洛克菲勒•白拉及尔奖。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其作品有《再会,老北京》《东北游记》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走过大前门
第二章 叫我梅老师
第三章 Mocky与我
第四章“告别危房”
第五章 寒冬降临
第六章 拆之简史一: 燕都旧迹
第七章 《北京晚报》
第八章 幸福城中好时光
第九章 把感觉留住
第十章 春天
第十一章 拆之简史二: 皇城兴衰
第十二章 “去贫化”的贫民窟
第十三章 抢救老街
第十四章 夏日大回收
第十五章 过去时与将来时
第十六章 拆之简史三: 民国首都的现代化之路
第十七章 朱老师: 树的记忆
第十八章 “他有病了你不给他治,是你的责任”
第十九章 老寡妇的故事
第二十章 拆之简史四:“毛泽东时代”北京的工业浪潮
第二十一章 回音壁
后记 新北京,新奥运
致谢
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译后记 一封写给老北京的忧伤情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还在翻译的时候,让几个朋友帮着读,提提意见,做点修改。他们看了几章之后共同的反应是:“我去,这本书出的了吗?”或者,“你小心点儿啊。” 设定的框框存在太久,我们都self censored了。 很高兴的是,这本书删除的内容很少很少,不到word文档五号字一页...  

评分

外国人mike写了本《再会,老北京》。他在书中向他心中的老北京说再见。但还能再见吗?他知道,见不到了。至少在前门,老北京不见了。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挺伤心的。作为一个生长在这里的人,前门,乃至于北京南城的改造,我是个见证者。儿时,搬楼房觉得是个好事;长大了,才发...  

评分

评分

梅英东(迈克尔•麦尔)的《再会,老北京》甫一出版就避免不了会被人拿来与何伟(彼德•梅斯勒)的《江城》进行比较,因为同样是老外写中国,又同样出在同一家出版社的同一书系下,况且两人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同为1995年美国“和平队”的志愿者,也颇有交集。既...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逃离北京南下的高铁上看完的,越往后看我就离北京越远。北京不是我的故乡,确实我这辈子到目前为止生活过最久的地方。这个地方让人喜欢不起来,但是却又难以忘怀,让人亲切不起来,但是又无法割舍。我多希望自己能是一个北京人,能自豪地说这些砖瓦树木环路立交是我家、这些灰头土脸红墙玻璃是我家。可是老实说,现在的北京不是任何人的北京,老北京早没了。

评分

远不如何伟写得好。

评分

帮助我了解北京的一些过去,读起来颇伤感。因为是老外写的,所以视角也比较有趣,很细腻。翻译得很好。

评分

结构有点《甲骨文》的意思,作者说“我们在自己的母语里流浪,他们却安然找到栖身之所。” 只有在胡同里切身住过,才有话语权,只有经历过,才有资格说话。

评分

远不如何伟写得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