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1930年12月2日-2019年2月10日),英国历史及政治学者、中国问题专家、前英国政治人物,父亲为英国外交官亚历山大•麦克法夸尔爵士,专精于文化大革命史,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年5月24日—1991年9月14日),美国人,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历史学家、汉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1932年费正清来到中国,执教清华大学,任讲师,讲授经济史。他在北京认识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并与他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费正清和他夫人费慰梅的中国名字就是梁思成替他们取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是《剑桥中国史》最后两卷中的后一卷(即第15卷)。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1966—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新历史进程,其重点是对“毛泽东对中国式道路的寻求”、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关系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入、谨慎、求实的研究。后毛泽东时代,继承人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项献及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是《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的又一论述重点。同时,《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对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教育、文艺及知识分子等,也分别予以充分的研究和考察,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如果想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中国的历史,这套剑桥中国史系列无疑是很不错的选择,可惜好像没有出全,像前清史等等,有些遗憾,在出了辽西夏金元史后就停滞了。外国人写中国史,值得看。
评分他没有遗产,他没有嗣息,他没有坟墓,他也没有留下骨灰。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富有全中国,他儿孙好几亿,遍地黄土都是他的坟。他把什么都留给了我们,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是谁?他是谁?他是总理!是我们最敬爱的总理! 某女...
评分如果想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中国的历史,这套剑桥中国史系列无疑是很不错的选择,可惜好像没有出全,像前清史等等,有些遗憾,在出了辽西夏金元史后就停滞了。外国人写中国史,值得看。
评分怀揣着对于国史的兴趣,抽出时间读完这本千页左右的书籍。前五章依托时代与叙事,搭建起双重框架(多有鞭辟入里的分析);第六至十一章有益补充;第十二章别出心裁;后记全面而不失发散性地概括了本书及十五卷剑桥中国史的内容。尽管成书在八十年代,但在预测中国未来的趋势上...
评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最后一卷谈及城市和农村的变迁引起我的注意,我尤为感兴趣中国农村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城乡差距是如何拉开的?我的父辈受到什么影响?以及对于出身农村的我又留有什么痕迹?带着这些问题我试着推出一些观点。 从一开始,中国农村的社会基础就被...
老外对中国果然无法看透,比如《实践是…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明明是上面暗示,下层应要而作。老外却认为是作者的热血行为,天真。
评分不得不说毛时代真的是最为乐观与浪漫的时代,当然随之而来的幻觉的破灭也是最为痛苦与致命…
评分50年代末国内生产发展的曲折 迫使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承认自己激进发展政策的失败 党内老同志的压力及其批评(主张部分发展包干制和市场经济)也让毛认识到gcd内并不十分团结(口号不一致) 仍有大量修正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分子混入其中 天有不测风云 60年代前中期为了恢复经济政治秩序 刘少奇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 强调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的主题仍然没有摆脱”过火“的窠臼 农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根本提高 干部与群众没有贴近(在某种程度上是趋于恶化)更固化了毛主席对“党政机关官僚化、老爷化”的不满 因此只有通过群众自下而上的运动才能彻底冲击旧有机构并重新恢复gcd的纯洁性 66年后Mao与中央领导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激烈化 而毛有着人民解放军的坚定支持
评分一整套“剑桥中国史”读下来,真够呛的。写得最好的是民国史和共和国史,写得最枯燥的是晚晴史。
评分太长的缘故,也因与上卷部分重叠,农村和城市生活、教育和文学那几卷给略读了。也读得有些倦了。或许史料现在更新了,但为文革时代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通史解释。好几张读得惊心动魂的。“分离的省份”那章也很提纲挈领,后记中麦克法夸尔居然从质疑统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