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1913 年生于高加索基斯洛茨克市。1941 年毕业于罗斯托大学物理系和莫斯科大学函授部语文系。 同年应征入伍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曾商两次立功,不久因在与友人通讯中有不满最高当局的言论被逮捕,并判处8年监禁。
1957 年平反后住在梁赞市,在中学物理教员,同时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长篇小说《癌症楼》《第一圈》等内容。1974年因不满前苏联当局而被捕,并被逐出境。先到瑞士,后移居美国。经俄罗斯总统叶昨钦邀请, 于1994年回归俄罗斯。
索尔仁尼琴称这部作品为“文学生话随笔”。它在索氏的作品中占据着特殊地位。它记叙了60年代至年作者15年间的主要经历。他的荣辱,“新星”浮出水面直至跌落,是他从“地下作家”到“英雄末日”的记录。本书从一个侧面,从索尔仁尼琴自身的特定视角,反映了前苏联当时文坛的风云变幻,对于了解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前苏联社会、文化、精神、心理具有一定意义。浓郁的纪实性和史料性使本书具有很强的文学审美价值。
本书名有些类似中国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是牛犊真得顶得动橡树吗?作者似乎做到了。 本书为索尔仁尼琴从成名到被流放出国的回忆录,不完善,只集中于政治生活方面。作者也算是传奇人物了,参军、当成政治犯被关押、然后创作成为著名作家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流放出国,最终...
评分读过的索尔仁尼琴的书并不多,在读《牛犊顶橡树》之前,只读过《古拉格群岛》和《第一圈》,至于“纯洁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只是在萨夏(对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昵称)的《古拉格群岛》里多次耳闻,而且也隔了一年了。甫读《牛犊顶橡树》,马上就尝到了...
评分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8月3日晚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索尔仁尼琴因中风在伦敦逝世,享年89岁。 --------------------老头,请走好的分界线----------------- 老头的小说听说过大概内容,但没看过,只看过他的生活随笔,《牛犊顶橡树》。当初初次听说这...
评分本书名有些类似中国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是牛犊真得顶得动橡树吗?作者似乎做到了。 本书为索尔仁尼琴从成名到被流放出国的回忆录,不完善,只集中于政治生活方面。作者也算是传奇人物了,参军、当成政治犯被关押、然后创作成为著名作家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流放出国,最终...
评分读过的索尔仁尼琴的书并不多,在读《牛犊顶橡树》之前,只读过《古拉格群岛》和《第一圈》,至于“纯洁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只是在萨夏(对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昵称)的《古拉格群岛》里多次耳闻,而且也隔了一年了。甫读《牛犊顶橡树》,马上就尝到了...
索尔仁尼琴与其好友 Igor Shafarevich 都是知识分子的伟大楷模。罗素说过,一般人处理问题应以饥饿和入狱为限,知识分子则不必。且看如今多少人读书求学位是为了夸口、投机和为稻粱谋?
评分說到入木三分的批判,我想索氏其餘的幾部大部頭著作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而《牛犢頂橡樹》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他以輕快的筆調把多年來與《新世界》主編特瓦爾多夫斯基“相愛相殺”的微妙關係娓娓道來,4顆星
评分情感丰沛,从不同角度看当时的文学界
评分他的自传性文字,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当时的细节
评分读了这本才能明白索尔仁尼琴的偏执与极端,而这又差不多是俄罗斯所有抱着良心不放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