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閤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內容簡介:古斯塔夫·勒龐生活的年代正值法國大革命時期,社會的動蕩不安令他對於大眾心理與群體力量的觀察格外精闢。勒龐發現:群體行為特徵獨特,與個體單獨的行為模式完全不同。群體在組織化的過程中,每個成員的觀念和想法會趨嚮一緻,他們的自我個性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眾的群體心理。獨立的個體受到刺激時,理性會遏製他衝動行事,但是成為群體一員後,他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因此,大眾的心理毫無理性可言,他們是一群瘋狂、衝動、偏執、盲目、狂熱、易被鼓動的無意識庸眾——即烏閤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in,1841-1931),法國社會心理學傢、社會學傢、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被譽為“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利”。勒龐早年在巴黎學醫,且獲得瞭博士學位,畢業後遊曆歐洲、北非和亞洲,寫瞭多本有關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著作。1870年起在巴黎行醫,於1884年開始研究大眾心理學,他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注重研究民族特點與種族特性,尤以對群體心理特徵的研究著稱。勒龐認為“民族的精神”或“種族靈魂”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任何一個民族、種族或一種文明都有民族精神,即他們有共同的感情、利益和相似的思維方式。
勒龐的一生著述頗豐,有《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戰爭心理學》等多部著作。《烏閤之眾》於1895年齣版,此書顛覆瞭人們對大眾群體的認識,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灕盡緻。雖是一部學術著作,但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闢入裏,一上市就引發瞭大眾心理研究熱潮,更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全球發行,是經久不衰的經典暢銷書。
为什么叫乌合之书?比如勒庞老师这本七拼八凑偏见横飞胡乱论证纵笔狂书还攒出了一门“群众心理学”。 这门学问有三大宝贝:一曰泛化(generalisation),拉丁民族就怎么怎么浪漫激进,盎格鲁撒克逊就怎么怎么沉静稳重,法国人就怎么这么爱窝里斗呢?瞧隔壁英吉利半岛现如今还尊...
評分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首位外籍CEO古巴人郭思达在纽约宣布,可口可乐更改其行销99年的饮料配方,以新可乐取代老可乐。此举引发了广泛的抗议浪潮。老对手百事可乐在一旁坐收渔利、乐不可支。至6月底,新可乐的销量仍未见起色,可口可乐被迫向市场屈服,宣布恢复老配方的生产。...
評分 評分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人必然对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有所了解,近来我想重读一遍。之前亚马逊Kindle促销时收了一个免费版的《乌合之众》,如今打开来看,该版译文质量不堪入目,于是在电子书店上搜索合适的译本。当下Kindle电子书店上架的《乌合之众》有16个版本,我分权威...
評分“躲猫猫”、“打酱油”、“70码”、“人肉搜索”……这类事件如今已成为热门甚至是流行词汇。在这些词汇的背后,积蓄着巨大的公众情绪的力量。公众情绪古已有之,只要有群体存在,就会有这样的情绪力量在民间不停流淌。这里的“群体”一词不只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而是心理...
這版比常見的馮剋利版讀起來舒服多瞭。
评分聖經。
评分全書都在說人聚在一起時說怎麼無知怎麼衝動怎麼沒理智的,雖然中肯但難免有些籠統和無聊。不禁想看看【路西法效應】在寫些什麼。
评分是一針強大的清醒劑。看到最後發現也是一個認命之徒。對我來說這本書是很有趣的。我從零五年的狂熱夏天變成一個玉米起,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勁,因為我的清醒麵曉得宇春的麵容和歌喉都不是我的菜,而我依然義無反顧要做她的玉米,不得不承認,對於高二時候的我來說,那是受到瞭群體狂熱的影響。而今年,看完整本書的過程是伴隨著我對華晨宇的喜愛滋長蔓延起來的過程,這就像耳邊總有一個聲音理智嚴肅地提醒你彆掉陷阱裏,而你依然選擇義無反顧。我覺得這對我而言很有趣,因為我通過這重復的行為觀察瞭我自己。這一次不一樣之處在於,對於華晨宇的歌聲我是毫不遲疑的喜愛迷戀,不依托於群體狂熱,而滋長的主動對其獨特性的欣賞喜愛。但一樣的卻是,我很容易在遇上某個人的時候,隨便就交付瞭喜愛而且一旦開始就不打算抽離。這是一種拒絕承認世事有變的懦弱。
评分全書都在說人聚在一起時說怎麼無知怎麼衝動怎麼沒理智的,雖然中肯但難免有些籠統和無聊。不禁想看看【路西法效應】在寫些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