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新義

莊子新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莊子
出品人:
頁數:354
译者:
出版時間:2011-3-1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784709
叢書系列:歷代文史要籍注釋選刊
圖書標籤:
  • 莊子
  • 語言學
  • 國學
  • 哲學
  • 道傢
  • 道學
  • 硃文熊
  • 工具書
  • 莊子
  • 哲學
  • 道傢
  • 智慧
  • 人生
  • 修養
  • 思想
  • 悟道
  • 自由
  • 自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硃文熊(1867—1934),字叔子,清光緒間副貢生,後赴上海學習師範。硃文熊和唐文治都是江蘇太倉人,少年時都曾受知於理學名師王祖佘門下,王祖佘曾稱道硃文熊為“吾門長纔,且安貧樂道、能砥礪名節者”。硃文熊和唐文治一樣,都是滿腹詩書的飽學之士。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莊子新義序
莊子新義自序
讀莊餘論二十八則
凡例三則
莊子與孟子學術同源及著書之大概考
莊子新義捲一
內篇
逍遙遊第一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莊子新義捲二
外篇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膚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鞦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遊第二十二
莊子新義捲三
雜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無鬼第二十四
則陽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讓王第二十八
盜蹠第二十九
說劍第三十
漁父第三十一
列禦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莊子新義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朱文熊老先生的《庄子新义》是一部特点鲜明的注《庄子》著作。他以儒家传人视庄子,以儒家立场注《庄子》,把《庄子》完全儒化了。他的这个特点,唐文治在《庄子新义·序》(以下简称唐《序》)中评定为“专以儒家之说汇之”。[1]对于这个以儒解庄的立场,朱文熊本人更直接宣称...

評分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的代表作《...  

評分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的代表作《...  

評分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的代表作《...  

評分

朱文熊老先生的《庄子新义》是一部特点鲜明的注《庄子》著作。他以儒家传人视庄子,以儒家立场注《庄子》,把《庄子》完全儒化了。他的这个特点,唐文治在《庄子新义·序》(以下简称唐《序》)中评定为“专以儒家之说汇之”。[1]对于这个以儒解庄的立场,朱文熊本人更直接宣称...

用戶評價

评分

援儒釋莊,失部分主體性。

评分

一本幾乎無人問津的莊學書,將莊周歸於儒,是有立論根據的。隻不過常以儒傢理學義理釋莊,未免讓人覺得刻意。

评分

本之注疏,而化玄言為平實之理,時引論孟,旨在闡明三傢義理相通,本不衝突,非是以儒解莊,亦或以莊解儒。雖礙時見,要不失有據;間有理障,病在刻意求之。又承明清文章評點一脈,多能注意莊子篇章布局,及其行文妙處。其異於林、宣諸傢而自齣機杼者,則在韻讀,蓋不僅以散文求諸莊子,又明其音節天成,自然閤韻,不僅散行之筆而已。(ps.莊子真乃畸人也,真乃高士也!其於戰國諸子,可與孟、荀並列為三,而各得孔子之一端。特其所知愈深,感時愈深,乃發以恢詭譎怪之辭,變其麵目,隱其悽愴,自晦自汙,曳尾塗中。嗚呼,世人皆比之曠達,豈知莊生落筆時多少悲感,則亦天戮天刑之不可解者也矣。)

评分

本之注疏,而化玄言為平實之理,時引論孟,旨在闡明三傢義理相通,本不衝突,非是以儒解莊,亦或以莊解儒。雖礙時見,要不失有據;間有理障,病在刻意求之。又承明清文章評點一脈,多能注意莊子篇章布局,及其行文妙處。其異於林、宣諸傢而自齣機杼者,則在韻讀,蓋不僅以散文求諸莊子,又明其音節天成,自然閤韻,不僅散行之筆而已。(ps.莊子真乃畸人也,真乃高士也!其於戰國諸子,可與孟、荀並列為三,而各得孔子之一端。特其所知愈深,感時愈深,乃發以恢詭譎怪之辭,變其麵目,隱其悽愴,自晦自汙,曳尾塗中。嗚呼,世人皆比之曠達,豈知莊生落筆時多少悲感,則亦天戮天刑之不可解者也矣。)

评分

援儒釋莊,失部分主體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