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1845—1932),又作明恩普,美國人,1872年作為基督教公理會傳教士來華。他最初在天津,1877年到魯西北賑災傳教,在恩縣龐莊建立起教會,並先後在此創建小學、中學和醫院,同時兼任上海《字林西報》通訊員。1905年辭去宣教之職,定居在北京附近的通州,專事寫作。
《漢譯經典09:中國人的氣質》是明恩溥在《字林西報》發錶的一組介紹中國人生活、風俗和性格的文章的閤集。《漢譯經典09:中國人的氣質》生動概括、描述瞭中國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點。雖然有一些誤解和偏見,但大部分的觀點還是客觀犀利的,可以讓我們對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生活“真相”有深刻的瞭解。魯迅先生生前曾嚮國人鄭重推薦此書。
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評分我自认为为已经脱离了一些低级趣味。 但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我,还是没有逃脱《中国人德行》中描述的一些缺点。 在乎面子 节俭到不计算得失 无效率的勤劳 缺乏时间观念(容易迟到) 忽视精确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
評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都必须要和别人扯几句“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似乎成为划分自己与那些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光着膀子走在大街上的低素质人群的重要标准。 前两天先生发我一个笑话。 『昨天我去买票,一个小伙子直接插队站在我前面。我问他:“你这个人怎么不排队啊?”他...
評分这勉强算个读后感,因为读完大脑拼凑不出清晰的脉络关系。 现在大家喜欢旅行,无论国内国外,通常选择与自己平时生活不同的地方,完后带回许多照片,习惯性地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向他人讲述和评论所见所闻。当所去的地方“落后”于自己的生活时,人们很容易俯视评判。如果是个...
評分作为一个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多年的美国传教士,他对中国人素质的评价可谓贴切而中肯。读过这本书会发现,中国国民素质中最基本的一些因子,在今日仍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和问题。 另外,明恩傅在痛批中国人各种陋习的同时,也深爱中国这一方土地和人们。...
類萬曆十五年,相對客觀,感情色彩不是很濃,更多是分析,相當值得一讀。
评分按照目錄的27種氣質進行分類:8正 4中 15負 即使在諸如生命力 堅韌忍耐這些正的品質中也帶有很強的負麵消極成分;本書距今已有百年之曆史 很多觀念都是基於那個曆史時期的觀察與西方社會的差異的比較的産物 所以也有一些觀念過時的地方 比如當年輕視外國人的氣質如今扭轉成奉洋大人為上賓;至於對中國人那15個負麵氣質的描述與評價 我想每個明白人心裏都會有一個中肯的評價 至少對自己來說 不敢直麵這些潛藏瞭韆年的骨子裏的遺毒 哪裏有辦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醜陋的中國人?
评分像另一種《天真的人類學傢》,,
评分關於禮儀、臉麵、誠信等社會問題分析的很準確,可以說這些“氣質”至今還存在於大多數中國人身上;然而像孝順、同情心、淳樸等這樣的優良道德卻漸漸失去,纔産生瞭類似於“小悅悅事件”社會反思。語言很通俗,沒有學術資料的冰冷。缺點是舉例過多,有的還不具備代錶性,甚至誤讀。
评分時至今日仍有價值的觀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