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典09:中国人的气质》是明恩溥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文章的合集。《汉译经典09:中国人的气质》生动概括、描述了中国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点。虽然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大部分的观点还是客观犀利的,可以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真相”有深刻的了解。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
明恩溥(1845—1932),又作明恩普,美国人,1872年作为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来华。他最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賑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起教会,并先后在此创建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定居在北京附近的通州,专事写作。
Arthur.H.Smith寫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新世界出版社翻譯成《中國人德行》。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了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
评分Arthur.H.Smith寫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新世界出版社翻譯成《中國人德行》。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了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
评分现在看来,明恩溥的这本书应该叫做《19世纪的中国人》,里面说到中国人的很多特点,现在都趋于消失了。当然,在某些贫困落后的地方可能还会看到。 比如说到中国人节俭,使用任何一块布料,都能充分使之物尽其用。但现在,即便一个不那么喜欢炫富的人,都不可能节俭至此(家中...
评分刚刚看到这本书还是在图书馆闲逛时不经意看到的。没想到翻开就难以放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了大部分。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不解渴。 抛开作者的某些主观偏见,研究对象的久远,基础资料的完备性,以及其他影响作者结论的因素;其书本身是一个将问题呈现的书,但未提出解决办法...
评分讨论中国人的民族性的声音多少年来不绝于耳,咱不说远的,就说说近一些的。无论是鲁迅、胡适、林语堂,还是柏杨、龙应台、三毛,当然,这都是明着说的。放在作品里说的就更多,金庸老先生从古代说,莫言从乡村说,钱钟书从知识分子身上说等等等等,但是,关起门来咱自家人...
有点扯淡。鄙视这种以面带点的说法。
评分贝壳归还,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评分按照目录的27种气质进行分类:8正 4中 15负 即使在诸如生命力 坚韧忍耐这些正的品质中也带有很强的负面消极成分;本书距今已有百年之历史 很多观念都是基于那个历史时期的观察与西方社会的差异的比较的产物 所以也有一些观念过时的地方 比如当年轻视外国人的气质如今扭转成奉洋大人为上宾;至于对中国人那15个负面气质的描述与评价 我想每个明白人心里都会有一个中肯的评价 至少对自己来说 不敢直面这些潜藏了千年的骨子里的遗毒 哪里有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丑陋的中国人?
评分100年之前写的书,书中描述的关于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种种特点至今仍然完好的存在,这100年来基本无变化,也可能是这5000年来基本无变化。
评分关于礼仪、脸面、诚信等社会问题分析的很准确,可以说这些“气质”至今还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身上;然而像孝顺、同情心、淳朴等这样的优良道德却渐渐失去,才产生了类似于“小悦悦事件”社会反思。语言很通俗,没有学术资料的冰冷。缺点是举例过多,有的还不具备代表性,甚至误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