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就像哈姆雷特,一万个人心里,有一万个关于日本的形象。
从“草莓族”到“尼特族”,从“型男经济”到“怪物父母”,从“日本青少年性实态报告”到“团块世代再生记”……当代年轻人揭秘日本流行文化和真相的“日本论述”,从健吾的笔端中飞出,在生活的碎片中,看看我们有多少事情,是被日本影响的。
日本是一个爱比较的民族。有网站公司,以ranking(排行)成为他们的主要提供内容,就可以赚钱、出杂志兼上市。日本人总是想知道,什么是第一位,什么是第七位。
在日本生活,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有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不满。只是,有隐藏在心中的一丝不安感。不安慢慢沉积,成一个又一个的问号:我很幸福吗?幸福是什么?是读完大学的酒店管理系之后,通晓四种语言,在大酒店开车门,然后自我催眠,叫这些为“从低处做起”?抑或是,可以在人生的狭缝、“空档”的挣扎中喘息,真真实实地感受过年少的轻狂是什么?
年轻人不希望有战争,这是事实。在他们的历史教科书中,的确是没有记载南京大屠杀死了多少人,也没有中国教科书那些学习活动中所说的“拟写一封信给日本的年轻人,要日本人认清历史,向中国人认错”。不过,有漫画版的公公婆婆,提及当年战争,他们只是平民,都在说战时生活有多苦,战争是不人道的,人类不应有战争。作为人类的基本常识,日本人是有的。
“窈窕就是美”,不只是国际模特儿的定律。在日本,二十世代的瘦,却被解读为一种对上一代不满的反诘。有心理学者说,现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论男女都趋向极度窈窕,原因是“不希望自己成为父母一样的成人”的情结。
现代的恋爱,不论日本、香港、台湾或是中国内地,十居其九也是工具性的。早一点知道也许会好一点。等待Mr. Right出现,不是不可,但是,日本女人大多不等了,不行动,很快就会在恋爱市场被赶走。
健吾,80后香港作家,香港日本文化观察的代言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后留学日本,在日本生活四年。作家、记者、编辑、电台 节目主持、大学讲师、翻译、文化人、时事评论员、小说写手……著有《瀛男设计 、《瀛男宝鉴》;译作《无料呻吟》、《下北沢》;主持商台节目《光明顶》;文章专栏见于《Milk》、《CUP》、《文汇报》、《明报》、《信报》、《am730》等报章杂志。
我记得以前看《绝望的主妇》奥森因为布里的指责而感到不快,但是奥森是个表面永远要得体的绅士(要不他就不会因为以为麦克看到了前女友死在家里的场面把麦克撞得晕死半年了),那么心里的不快怎么发泄呢?他选择了偷窃——后来发展到偷窃任何对他有言语冲撞的人的东西。第七季...
评分好吧,我承认是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日本乱象》这两个颇具学术气息的词给迷惑了,认为此书是一本研究气氛浓厚,引经据典颇多的日本社会学研究著作,以至于在开全校大会选择何本书傍身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本应该能让自己学术气质猛然提升的书。 然而当我端坐在礼...
评分我记得以前看《绝望的主妇》奥森因为布里的指责而感到不快,但是奥森是个表面永远要得体的绅士(要不他就不会因为以为麦克看到了前女友死在家里的场面把麦克撞得晕死半年了),那么心里的不快怎么发泄呢?他选择了偷窃——后来发展到偷窃任何对他有言语冲撞的人的东西。第七季...
评分关于日本的论述和著作,已经读过不少了,从文化、社会、地理、历史等各方面对日本人的剖析和阐释,也已经听过许多高见了。透过美国人、中国人、欧洲人乃至日本人自己的分析,我们得到了许多日本人的特性概括:知耻不知罪的、丑陋的、暧昧的、死不认错的、集体主义的、岛国根性...
评分好吧,我承认是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日本乱象》这两个颇具学术气息的词给迷惑了,认为此书是一本研究气氛浓厚,引经据典颇多的日本社会学研究著作,以至于在开全校大会选择何本书傍身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本应该能让自己学术气质猛然提升的书。 然而当我端坐在礼...
总觉得还可以写更多
评分思维技巧的课程也很奇怪,老师们想让中一、中二的同学有批判性思考。真有创意,一个青少年,连基本的价值观都没有,家长们老师们又想同学批判什么?颠覆什么?情意修炼的是什么?
评分更像一本工具书,指引你全面认知人类的生活形态。
评分更像一本工具书,指引你全面认知人类的生活形态。
评分乱象是有了,可惜深度不够,停留于表面的描述,没有揭示内在因果,也没有提出作为旁观者的华人有何取舍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